[实用新型]自动翻身病床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8537.3 | 申请日: | 2006-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32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冉龙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冉龙洋 |
主分类号: | A61G7/008 | 分类号: | A61G7/008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玉祥 |
地址: | 833200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翻身 病床 | ||
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翻身病床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2、背景技术:目前医院里的病床均为平置式固定床,一些重病、久病、外伤及瘫痪病人在这种床上难以翻身,同时,医生施治,护士护理和换床单、褥子也感到非常不便。
3、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便于患者翻身,也方便医生治疗、护士护理的自动翻身病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自动翻身病床由床架、活动床板、翻转机构为主要组成,病床一端床头为圆弧形,圆弧内壁间隔装设凸形定位块。翻转机构由连装在活动床板背面正中长方向的转轴、与圆弧形床头一侧的转轴端部垂直连装的手柄杆、装设在两床头下方床架正中的轴承座组成,转轴两端分别穿入轴承座内。手柄杆为上部膨大的空腔壳体与下部细长的实心体的连接体,实心体下端与转轴外端垂直相连。在实心体上端面垂直连装有弹簧杆,其外套弹簧。弹簧上下端分别顶触在凸舌的下端面和实心体上端面,凸舌上端面与一空腔按把相连,按把穿出空腔壳体上端面外。凸舌中心开孔,弹簧杆自该孔穿过,空腔壳体朝向凸形定位块的一面开口,凸舌的楔形部自该口伸出。在病床两床头间两侧连装有长方形边板。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下按把,凸舌即脱离凸形定位块,向左或右扳动按把,即可使转轴转过一个角度,从而连动活动床板向左或右翻动,使患者移向床的一侧。本床既便于患者翻身,也方便医生治疗,护士护理和换床单、褥子。
4、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自动翻身病床结构示意图;
图2是自动翻身病床翻转状态示意图;
图3是手柄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凸舌结构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图例:1、按把 2、空腔壳体 3、圆弧形床头 4、凸形定位块 5、活动床板 6、平床头 7、轴承座 8、边板 9、转轴 10、凸舌 11、弹簧 12、弹簧杆 13、实心体。
实施例:如图1-4所示,自动翻身病床由床架、活动床板5、翻转机构为主要组成,病床一端为圆弧形床头3,另一端为平床头6。圆弧形床头3内壁间隔装设有凸形定位块4。翻转机构由连装在活动床板5背面正中长方向的转轴9、与圆弧形床头3一侧的转轴9端部垂直连装的手柄杆、装设在两床头下方床架正中的轴承座7组成,转轴9两端分别穿入轴承座7内。手柄杆为上部膨大的空腔壳体2与下部细长的实心体13的连接体,实心体13下端与转轴9外端垂直相连,上端面垂直连装有弹簧杆12,其外套弹簧11。弹簧11的上、下端分别顶触在凸舌10的下端面和实心体13的上端面,凸舌10上端面与一空腔按把1相连,按把1穿出壳体2上端面外。凸舌10中心开孔,弹簧杆12自该孔穿过,壳体2朝向凸形定位块4的一面开口,凸舌10的楔形部自该口伸出。在病床两床头间两侧连装有长方形边板8。活动床板5的四周间隔装设有弹簧夹,夹持在床单、褥子的周边上。
需患者翻身时,一人按下按把1,凸舌10即脱离凸形定位块4,向左或右扳动按把1,即可使转轴9转过一个角度,从而连动活动床板5向左或右翻动,与此同时,另一人趁势即可轻易将患者翻身,翻身后反向扳动按把1,使活动床板5恢复水平位置,医生及护士即可对其背部进行治疗和护理。换床单、褥子时,先打开弹簧夹将其释放,再按下按把1并向左或右扳动,活动床板5即向左或右翻动,患者被移至床的一侧,卡在边板8和活动床板5间。此时,释放按把1,凸舌10即卡在相邻的两个凸形定位块4之间,从而使活动床板5倾斜固定在某一位置,单人即可将床单、褥子换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冉龙洋,未经冉龙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85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心销加Z字形拉杆机车牵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动车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