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形触动开关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8871.9 | 申请日: | 200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43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佑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10 | 分类号: | H01H13/10;H01H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动 开关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薄形触动开关的改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用于电子产品的各种电气元件的体积,不但愈来愈为缩小,甚而愈来愈薄,使制成的电子商品可更具携带、使用方便性。即,以其中的触动开关为例,其厚度甚而已经要求到小于4mm,可形成一种超薄形触动开关,而可运用于诸如薄形的可携式行动通讯产品上。
按,上述薄形触动开关的设成与运作,大抵如图1和图2所示,主要是将预定形状的端子10(包含有导电用的两金属件101、102)包覆在一塑胶体20,并令各金属件101、102的两端接脚1011、1021分别外露,便可分别焊固在印刷电路板所构成。其中,该端子10和塑胶体20的结合方式,大抵是利用塑胶射出成型方式将端子10包覆于内,便于大量生产。又,业者亦知,若触动开关的厚度愈厚,其塑胶体20的厚度就愈厚,而其射出成型所使用的塑胶料亦愈多,连带的,该塑胶料在射出成型时,将可更为密实且均匀的包覆、结合着端子10;反之,若触动开关的厚度愈薄时,则该射出成型的塑胶料将相形减少,而在大量、快速生产的状态下,甚而会发生塑胶体20与端子10之间产生无法充分包覆、结合的缝隙现象。
上述,该包含着端子10和塑胶体20的触动开关制作成型后,直接将端子10的金属件101、102外露端1011、1021焊固于印刷电路板(图未示),并与其他电气元件相配合而运用于电子商品;又,该印刷电路板在实施焊固装配各种电气元件之前,通常均会以清洁液(如水液)进行清洁、清洗动作,故在焊固过程中,该印刷电路板上仍残留有清洁液的情形,这是极为常见且普遍;又,该残存的清洁液易对无密封性的电气元件造成短路或破坏性,亦是不争事实,且经常是工作人员最不易查觉及为业者极思改善之处。即,就以该薄形触动开关为例,由于该塑胶体20本身的塑料不多,故其包覆端子时,除了有可能产生上述缝隙,尤其,当端子10的金属件101、102的两端接脚1011、1021实施焊固动作时,该焊接的高热,更易导致金属件101、102与塑胶体20的接合面发生崩裂现象,而此崩裂产生的缝隙,便极易致残留于电路板的清洁液渗入,并致两金属件101、102可借此相通发生短路。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薄形触动开关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薄形触动开关,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薄形触动开关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薄形触动开关,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薄形触动开关,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薄形触动开关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薄形触动开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完全阻绝残留于印刷电路板的清洁液渗入,使金属件不会发生短路,进而致触动开关及所使用的电子商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是更具实质提高之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成简洁,制作简易、方便,可有效防止触动开关发生渗水所致的短路现象,进而致触动开关及所使用的电子商品更具安全性和延长寿命效果,而极符实际适用性、理想性和进步性,且前所未有的薄形触动开关的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薄形触动开关的改良,包含有一塑胶体和一端子,其中,该端子是具有导电用的两金属件,该两金属件是包覆于塑胶体,并令两端接脚呈外露状;该塑胶体是在邻近端子各金属件的外露端位置,分别预设有一对应着金属件的贯通孔,及在各贯通孔处是填充密封有耐高热、防水性的胶材。
前述的薄形触动开关的改良,其中所述的设于塑胶体的贯通孔,是较对应的端子金属件的宽度为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佑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佑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88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