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座及固定座与热管的组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9000.9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32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财;郑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2 | 分类号: | H05K7/1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热管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座及固定座与热管的组合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以提供电子组件导热的固定座及固定座与热管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在电子发热组件的导热方面,利用热管所具有的高热传能力、重量轻、结构简单及多用途等特性,可传递大量的热量。因此非常适合电子产品的导热需求,且该热管通常都与固定座组合,由此有效地扩大其与电子发热组件的接触面积。因此,固定座与热管结合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到其热传导效能及固持稳定性,故如何提高固定座与热管之间的稳固结合与密贴接触,则为本实用新型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现有技术的固定座与热管的组合结构,主要包括固定座及热管。其中,固定座具有板体,在板体的底面成形有矩形开口槽;该热管具有受热端及放热端,该受热端容纳在开口槽内,而放热端则形成在板体的上方,且受热端的一部分与开口槽内壁相互贴附接触,另一部分则与固定座的底面齐平。如此,以构成固定座与热管的组合结构。
然而,现有技术的固定座与热管的组合结构,在实际使用上仍存在下述的问题:由于固定座的开口槽的左、右内壁呈铅直状,再与热管进行挤压结合后,两者间的固持力相当微小,极易因装配过程中(或与散热片进行套接组合的过程中)的碰触,使热管与固定座产生松脱与分离现象,进而导致其热传导效能不显著及固持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所以亟待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座及其与热管的组合结构,利用热管的一端容纳在固定座的开口槽内,并与开口槽及扩张部壁面相互贴接,以确保固定座与热管之间的固持稳定性及密贴性,进而提高整体的热传导效能。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座与热管的组合结构,包括固定座及至少一个热管,其中所述固定座具有板体,在板体的底面成形有开口槽,在开口槽两侧分别设有贯穿板体的纵向通孔,在该开口槽的内壁成形有扩张部,该扩张部的宽度大于开口槽的槽口宽度;该热管具有受热端及放热端,该放热端穿出固定座的通孔外部,而受热端则容纳在开口槽内,且受热端的一部分与开口槽及扩张部壁面相互贴附接触,另一部分则与固定座的底面齐平。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座,用以与热管相互组合连接,包括板体,其中该板体的底面成形有供热管的一端容纳的横向开口槽,在开口槽两侧分别设有贯穿板体的纵向通孔,这些通孔供热管的另一端穿出,在该开口槽的内壁成形有扩张部,该扩张部的宽度大于开口槽的槽口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与热管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与热管未压合前的组合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与热管压合后的组合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发热组件的散热装置的组合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与热管的组合剖视图;
图9为图8的9-9剖视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 固定座 11 板体
12 延伸块 13 开口槽
14 通孔 15 扩张部
20 热管 21 受热端
22 放热端 4 压具
5 散热片 6 罩框
7 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的附图仅用来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及图2所示的是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的立体外观图及剖视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座与热管的组合结构,该固定座10可由铝、铜或非金属材质制成,其具有矩形板体11及两个从板体11的两端向上且向外凸伸成形的L形延伸块12,在板体11的底面成形有多条相互平行的横向开口槽13,在开口槽13的两侧分别设有贯穿板体11的纵向通孔14,在各开口槽13的内壁分别成形有扩张部15,本实施例的扩张部15为两个相互对应的横向凹弧,该扩张部15的水平横向宽度大于开口槽13的槽口横向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90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曝气船
- 下一篇:自由式纸盒翻转垛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