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处理器互连的计算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9254.0 | 申请日: | 2006-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37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国荣;黄英冬;刘超;李嘉;刘科;李振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00 | 分类号: | G06F13/00;G06F1/16;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器 互连 计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处理器互连的计算机。
背景技术
先进电信计算机架构(Advanced Telecom Computing Architecture,ATCA)是一种开放、通用的平台,用于构造各种电信设备。作为一种工业标准,越来越多的电信设备商基于ATCA构造他们提供的设备。
一般情况下,设备商都是根据不同的业务需要,设计出不同性能的单板,它们是将多个CPU同时设计在单板上,并利用CPU的互连来扩大处理能力,增加新的业务等。通常CPU互连时是通过其主机接口实现的。例如,单板上有4个CPU,则第一CPU的主机接口的发送部分连接到第三CPU主机接口的接收部分,第三CPU的主机接口的发送部分连接到第四CPU的接收部分,第四CPU的主机接口的发送部分连接到第二CPU的接收部分,第二CPU的主机接口的发送部分连接到第一CPU的接收部分,如此完成4个CPU的互联,如图1所示,每个CPU上固定有散热片。由于4个CPU放置于尺寸固定的单板上,加上电源,外围元件等,增加了单板布局布线和散热的难度;由于采用先进电信计算机架构的计算机都是采用风冷的,其气流方向为由前向后,位于气流前段CPU产生的热量将叠加在位于气流后段的CPU上,容易造成单板CPU的温度都超标。如果在一个单板上放2个CPU,在有些场合将会存在性能不足的问题;而在单板上放置多于2个CPU时,会出现灵活性差,设计较困难,修改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处理器互连的计算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单板上放置多于2个CPU时,出现的灵活性差、设计和修改困难、难于散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处理器互连的计算机,包括主板、至少一个位于主板上的CPU,所述计算机还包括子板和至少一个位于子板上的CPU;所述主板上包括至少一个与主板上的CPU相连的主板高速差分连接器,所述子板上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主板高速差分连接器相配合的、与子板上的CPU相连的子板高速差分连接器,所述主板上的CPU通过所述主板高速差分连接器、所述子板高速差分连接器与子板上的CPU相连。
所述主板上的CPU包括第一CPU、第二CPU;所述第一CPU上的主机接口发送信号线与第二CPU的主机接口接收信号线连接;所述主板高速差分连接器与第一CPU的主机接口发送信号线,第二CPU的主机接口接收信号线以及由主板向子板供电的电源线相连。
所述子板上设置有电源输入端,所述子板上的CPU包括第三CPU、第四CPU;所述第三CPU的主机接口发送信号线与第四CPU的主机接口接收信号线连接;所述子板高速差分连接器与第四CPU主机接口发送信号线,第三CPU主机接口接收信号线以及子板电源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主板高速差分连接器和所述子板高速差分连接器配合后,所述主板高速差分连接器上连接的主机接口发送信号线和所述子板高速差分连接器上连接的主机接口接收信号线相连接;所述主板高速差分连接器上连接的主机接口接收信号线和所述子板高速差分连接器上连接的主机接口发送信号线相连接;连接于主板高速差分连接器上的所述由主板向子板供电的电源线和连接于子板高速差分连接器上的所述子板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主板设置有第一CPU、第二CPU、第一主板高速差分连接器、第二主板高速差分连接器及两条供给子板的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二CPU的主机接口发送信号线与第一CPU的主机接口接收信号线连接;第一CPU的主机接口发送信号线连接到第一主板高速差分连接器,第二CPU的主机接口接收信号线连接到第二主板高速差分连接器;第一主板高速差分连接器和第二主板高速差分连接器还分别与供给子板的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相连。
所述子板设置有第三CPU、第四CPU、第一子板高速差分连接器、第二子板高速差分连接器以及第一电源输入端和第二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三CPU的主机接口发送信号线与第四CPU的主机接口接收信号线连接;第三CPU的主机接口接收信号线连接到第一子板高速差分连接器,第四CPU连接的主机接口发送信号线连接到第二子板高速差分连接器;第一子板高速差分连接器和第二子板高速差分连接器还分别与子板上的第一电源输入端和第二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一主板高速差分连接器与所述第一子板高速差分连接器对接;所述第二主板高速差分连接器与所述第二子板高速差分连接器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9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