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角度的板材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9304.5 | 申请日: | 200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5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罗忆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美国马里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板材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角度的板材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幕墙安装的带角度的板材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建筑物经常采用幕墙的结构,例如玻璃幕墙以及石材幕墙等等。因为一般幕墙的面积都比较大,所以通常利用小块的材料拼接而成。现有的幕墙安装通常是采用如下方式完成:先根据幕墙的面积以及曲面形态等特征将幕墙设计划分为若干单元,例如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然后按照单元的尺寸和形状在安装幕墙的位置连接成金属框架形成支撑结构,一般金属框架都连接成与幕墙单元相对应的形状,例如将金属框架连接成若干互相连接的三角形以用于支撑和固定三角形的单元,通常一个幕墙的金属框架会最终被连接成相对稳固的网状且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将单个的幕墙单元安装到对应的金属框架上。
由于幕墙的面积一般较大,且很多幕墙设计为多变的曲面形状,这就需要金属框架的形状随之做出相应的变化,因此每个金属框架的形状大小可能都互不相同,且各个金属框架的连接断面必须在轴向上按照不同的方向切割以保证与其他金属框架进行连接时形成不同的夹角,以实现幕墙的曲面形状。由于幕墙是采用刚性的固定方式安装在金属框架上,这种刚性的连接不允许幕墙有很大的自由度,当幕墙安装完成以后可能会具有较大的应力,在实际使用中也容易造成损坏,为了减小幕墙可能受到的应力只能尽可能使幕墙单元与金属框架高度适配,这必然导致复杂的工艺过程以及相对较高的成本。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如下方式:例如,某一幕墙结构,其每一个金属框架可用于固持位于其两侧的两块幕墙单元,金属框架平行于其所固持的幕墙单元的边缘,设计要求幕墙曲面上相邻的幕墙单元之间具有0°到20°之间某一角度的夹角,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将金属框架的结构按照夹角的大小分为几个区间,例如,0°到3°,3°到6°,6°到9°等等,在同一个区间内都采用同一种结构的金属框架,这样的做法只能在比较粗略的范围内满足幕墙单元之间夹角的要求,无法让实际的幕墙单元的角度与设计角度精确匹配,同时也必然引起幕墙产生较大的应力,且制造成本高;另外,现有技术中会在幕墙单元与金属框架相接触的位置设置弹性的胶体层,通过胶体层本身的弹性形变使幕墙单元在一定角度内满足设计的曲面要求,但是这种调节方式由于金属框架以及胶体层本身厚度及形变量的限制,不可能精确实现幕墙所需要的曲面形态,依然会引起很大的应力。
因而,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带角度的板材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多变的幕墙曲面形状并可有效减小幕墙安装应力的带角度的板材连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角度的板材连接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固持梁,所述固持梁包括框体、容置于框体内并可相对于框体转动的转动条、安装于框体上用于与转动条一起共同固持幕墙单元的压板以及用于将压板固定于框体上的紧固件,所述框体包括下框、从下框向上延伸出的上框以及分别向两侧延伸出的凸块,上框包括一紧固孔,凸块上设置有贯穿凸块的整个长度方向且截面为不完整的圆形的转动槽,转动槽开口处的宽度小于所述圆形的直径,紧固件穿过压板并固定于上框的紧固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完成以后,由于转动条可以在转动槽内转动,所以幕墙单元可以相对于框体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当框体左右两侧的两块幕墙单元需要实现一定的夹角时,通过转动条在转动槽内的转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两块幕墙单元之间的夹角的要求。另外,因为垫片和双面胶条均具有一定的弹性,也可以允许幕墙单元实现微小的角度调节,且二者的弹性可以对幕墙单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由于幕墙单元可以在一定角度内转动,则当幕墙受到外界的压力时,其可以通过小幅度的转动释放一定的压力,减小了幕墙的应力,延长了幕墙的使用寿命,且本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角度的板材连接装置与幕墙安装完成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角度的板材连接装置(去掉压板、紧固件及垫块)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角度的板材连接装置(去掉压板、紧固件及垫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圆圈A内结构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圆圈B内结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晶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93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式双物料双联袋自动包装机
- 下一篇:一种节油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