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持USB2.0、1394火线及记忆卡暂存器的光盘刻录一体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1606.6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68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穆玥;王炳强;李承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1/00 | 分类号: | G11B31/00;G06F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457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usb2 1394 火线 记忆 暂存器 光盘 刻录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数码数据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支持USB2.0、1394火线及记忆卡暂存器的光盘刻录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采用计算机通信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对通信速度和易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继出现了如:EPP,USB,IEEE1394等多种通信方式,同时支持不同通信方式的数码外接设备也在日益更新换代。目前信息的存储已突破了设备的局限,可以在不同设备中随意交换存储。由于各种外界设备之间存在着不同通信方式的通信接口不兼容问题,而且USB外界设备需要通过PC进行文件编辑或转存,对不同种类有一定存贮空间的多种记忆卡需要用多合一读卡器转接USB或1394设备,由此造成了目前通信的局限性,影响了信息的传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支持USB2.0、1394火线及记忆卡暂存器的光盘刻录一体机,弥补了不同通信接口的外界设备之间不能互相兼容的缺点,实现多种数码设备在没有PC的情况下数据暂存,转存以及光盘刻录,由于机壳内有较大存储空间的内置硬盘还增加了数据存储的容量和同步光盘刻录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持USB2.0、1394火线及记忆卡暂存器的光盘刻录一体机,包括外壳、USB、1394火线接口、多合一读卡器及刻录光驱,其特征是:所述USB、1394接口及多合一读卡器接口通过调协电路和输入/输出电子线路芯片与硬盘连接,硬盘通过ATAPI接口与刻录光驱的主板芯片连接,多合一记忆卡读卡器,硬盘及刻录光驱置于带有供电电源的同一机壳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有同步录像的功能,同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保证了外部数码设备在存储空间不够用时的移动暂时存储以及拥有不同接口的数码设备之间的互相转换存储。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由于使用了多种记忆卡插卡槽和外部设备连接的接口,所以可以无限扩大存储的容量并且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见附图,一种支持USB2.0、1394火线及记忆卡暂存器的光盘刻录一体机,包括外壳、USB、1394火线接口、多合一读卡器及刻录光驱,所述USB、1394接口及多合一读卡器接口通过调协电路和输入/输出电子线路芯片与硬盘连接,硬盘通过ATAPI接口与刻录光驱的主板芯片连接,多合一记忆卡读卡器,硬盘及刻录光驱置于带有供电电源的同一机壳内。所述刻录光驱为超薄型刻录光驱。多合一读卡器接口采用可以满足多种记忆卡的插卡槽。
工作原理:由供电电源提供USB,1394以及读卡器的输入输出电子线路,内置刻录光驱的工作电压,输入输出电子线路控制文件从外设到接口再到硬盘存储空间的移动或反向的移动,内置硬盘连接内置刻录光驱刻录其中内容。外界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插入所述暂存器,由输入输出电子线路控制其中数据从外界设备通过接口移动至内置硬盘,由此完成了暂存功能。输入输出电子线路也可以控制从外界设备录入硬盘的数据输出到另外一个外界设备上,完成了转存功能。内置硬盘通过ATAPI接口接内置光驱,有内置光驱将硬盘中的内容刻录成光盘,完成了刻录功能。硬盘连接微处理器,并连接LCD液晶显示,所有的暂存转存刻录等文件操作功能会通过LCD液晶显示直观的进行。带有USB接口的外部设备(例如MP3)可与USB接口实现即插即用,通过接口芯片将外部设备中的数据读取至内置硬盘;同理,带有1394接口与多合一读卡器的插卡槽,可以以同样的通信方式将1394接口的外部设备以及多种记忆卡上的数据读取入内置硬盘。并通过USB移动存储设备接口芯片将内置硬盘中的数据读取到USB外部设备的存储器中。内置硬盘同过ATAPI接口与内置光驱互相连接,通过光驱主板芯片实现对内置硬盘上的数据的刻录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1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