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芯高低电压混输海底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1624.4 | 申请日: | 2006-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41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军;赵锦涛;郭宏;王飚;张凯;王章领;赵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4 | 分类号: | H01B7/14;H01B7/02;H01B7/17;H01B3/4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27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低 电压 海底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是一种用于高低压的海底电缆。属于机械电力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在开发小型和边际油气田时,往往依托原有的大型平台,将小型和边际油气田的生产平台建得非常简易,有的甚至将小型和边际油气田的平台建成只有少量的关键工艺流程设备的无人驻守的简易生产平台,对简易生产平台的控制往往放在已有的大型生产平台上来进行。而对简易生产平台的供电,一般是从装备电站的中心平台往没有装备电站的简易平台通过海底电缆来完成的。
但在简易生产平台上,既有供电潜泵需要的高压动力电源,要采用高压、变频系统;还要有供简易生产平台上导航和仪表用的低压电源,采用低压、工频系统。
参见图1所示,传统结构形式的海底电缆多为三芯,分为ABC三相。每根芯线以多根铜导体(11)为铜芯,在其外表面由内至外依次包覆着导体屏蔽层(12)、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层(13)、绝缘屏蔽层(14)、半导电膨胀带层(15)、铅护套层(16)及聚乙烯(PE)护套层(17)。然后,再以三根芯线为芯在它们的外表面依次包覆着聚丙烯垫层(19)、使用镀锌钢丝铠装层(110)作为保护、使用沥青垫层(111)作为防水密封及在钢丝铠装外侧使用聚丙烯绳护层(112)加以保护。在三根芯线的空隙间使用聚丙烯(18)填充。上述层与之间紧密接触构成一根海底电缆。
这种海底电缆,其结构形式较为单一,只有三根芯线,分别对应A、B、C三相,只能同时传输一路交流电源。如果要满足高、低压的用电要求,需要为每个井口的简易生产平台敷设三根传统形式的海底电缆。
由于现有铺设海底电缆工程船的作业能力的限制,每次只能敷设和安装1根海底电缆,这样每个井口的简易生产平台都需要进行3次海底电缆的敷设工作,如果一个油田有2座简易生产平台,就需要重复6次,这样,海上的作业工程量变得很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另外,与之相对应的海底电缆“J”型护管也需要安装3根,海底电缆接线箱需要安装3个,无人驻守的简易生产平台的甲板面积就需要增加,整体结构强度就需要增强;这势必导致工程整体工作量大增,工期相应延长,造成海上施工的作业费用大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海底电缆,这种电缆只需用一条多芯海底电缆,便可以同时进行高、低电压混输。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芯高低电压混输海底电缆,包括:三芯电缆,其结构为:每根电缆的芯线以多根铜线导体为芯,在铜线导体外表面由内至外依次包覆着导体屏蔽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半导电膨胀带层、铅护套层及聚乙烯护套层,然后,以三芯电缆为芯在它们的外表面由内至外依次包覆着聚乙烯垫层及钢带屏蔽层,其特征在于:以数根三芯电缆为芯在它们的外表面由内至外依次包覆着聚丙烯成缆层、聚丙烯垫层和以沥青作为防水填充物的镀锌钢丝铠装层,上述层与层之间紧密接触构成一根海底电缆。
所述数根三芯电缆的中心设置一中心芯线,其内部采用聚丙烯材料作为填充物。
在数根三芯电缆的空隙间填充有聚丙烯材料的填充物。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的海底电缆,只需为每个简易生产平台各敷设一根,即可完成动力电源的输送,极大地减少了海上施工的工程量。海底电缆的敷设、安装、接线工作量均为传统海底电缆所需的三分之一。缩短了施工时间,均缩短为传统海底电缆的三分之一的施工时间,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完全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由于解决了海底电缆高、低压混合输送的不平衡问题,可以实现在远程平台对边际油气田的进行电气控制,大大减少了海上施工的工作。同时使平台的重量大大减轻。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形式的海底电缆。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海底电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16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