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载采样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1660.0 | 申请日: | 200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95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清;张耀军;顾耀兴;杨勇;史慧龙;张乃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诺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H02J3/0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381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采样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尤其涉及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负载采样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谐波污染的日益严重,传统无源滤波方案的弊病也逐渐显现,很多电力用户原来所装配的无源滤波器甚至无法正常投入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各种复杂、精密的对电能质量敏感的用户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产生电力谐波的设备如变频器、工业电源等等的使用日益广泛,使得电力谐波的危害越来越突出、尖锐。目前对于谐波治理和无功补偿主要采用同步调相机、串并联电容器、并联LCR支路、饱和电抗器等静、动态无源补偿滤波装置。无源补偿滤波装置有如下不足:其滤波补偿特性依赖于电网和负载参数,而这些参数是经常变化的;LCR参数的漂移会导致滤波特性的改变;可能发生电网与滤波器间的串并联谐振,造成谐波放大;有源电力滤波器能对幅值和频率都变化的谐波以及变化的无功进行补偿。与无源电力滤波器相比,APF具有高度可控制和快速响应特性,并能跟踪补偿各次谐波,自动产生所需要的变化的无功功率,其特性不受系统影响,无谐波放大的危险,相对体积小重量轻等突出优点。有源电力滤波技术理论,国外在1967年提出,80年代后,由于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的发展,APF技术逐步走向成熟,日本、美国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日本,已有500多台APF投入运行,其单台容量从50kVA至60MVA,变化范围越来越宽。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从90年代起步,除少数几台APF已投入工业试运行外,其他大部分尚处于研制阶段。APF凭其突出的补偿性能和优点,具有了极大的开发和应用前景,从而成为电力谐波抑制技术发展的主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负载采样电路,可以把双向电流信号变成单向电流信号,且幅度波形相同,以便输入到CPU进行模数转换。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负载采样电路,其特征是:设有三组并联可把双向电流信号变成单向幅度波形相同电流信号的相同负载采样电路,其一组电路为传感器通过R62与运放器U61A输入端连接,并通过R63、D62与U61A输出端连接,运放器U61A通过R65与运放器U61B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61A输出、输入端并联有二极管D61,运放器U61B输入、输出端并联有R66、C64,运放器U61A输入端与运放器U61B输入端并联分压电阻R64、R65,并设有与CPU输出开门信号连接的U65A的门比较电路。
所述运放U61B输出端连接有输出抗干扰电路D64、C66和带有E61及D63的限位电路。
所述R62-R66其精度值为±1%,高频滤波电容C64的截止频率为6.7KHz。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把双向电流信号变成单向电流信号,且幅度波形相同,以便输入到CPU进行模数转换。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诺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诺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16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力偶合器工作叶轮
- 下一篇:折叠式座便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