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肌肤细胞活力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1825.4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1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倩;徐铁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倩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N1/32;A61F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英兰 |
地址: | 300384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肌肤 细胞 活力 | ||
1.一种肌肤细胞活力器,其特征在于该活力器包括壳体、红外能量盘、功能盘、PTC热辐射片、单、双色发光管、音频发生器、音圈、控制电路板、指示面板、工作指示灯、调节键、手触电极、隔板、充电电池、电池盖及充电插座;壳体上部分别设有红外能量盘、功能盘,红外能量盘上设有PTC热辐射片,功能盘周边部位设有单、双色发光管;壳体表面分别设有指示面板、工作指示灯、调节键、手触电极,指示面板上设有转换开关;壳体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其控制电路由音频振荡控制电路、脉冲振荡控制电路、热辐射能量定时控制电路组成,并分别与壳体上设有的红外能量盘、PTC热辐射片、功能盘、音圈、指示面板、调节键、手触电极、单、双色发光管连接;音频振荡控制电路通过音频发生器输出接入置于功能盘内的音圈,同时与单、双色发光管连接;脉冲振荡控制电路由运放电路、倍压电路及高频振荡变压器组成;热辐射能量定时控制电路连接设于电源与PTC热辐射片之间;控制电路板下部平行设有隔板,控制电路供电电源与置于壳体内的充电电池连接,且壳体对应充电电池部位设有电池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肤细胞活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音频振荡控制电路由单稳态电路(IC1)、音频发生器(IC2)、音频放大器(VT1)连接组成;单稳态电路(IC1)输出端通过限流电阻(R2)经滤波电容(C4)滤波和稳压管(VD1)稳压输出直流电压,所述稳压管(VD1)输出端与音频发生器(IC2)连接,所述音频发生器(IC2)的触发端与(VDD)端相接,音频发生器(IC2)的输出端连接音频放大器(VT1),其输出端通过音频线圈与功能盘连接;同时音频放大器(VT1)输出端连接各单、双色发光管,发光管与电源开关(K1)连接;音频振荡控制电路中的单稳态电路(IC1)分别与电源滤波电容(C2、C3)、限流电阻(R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肤细胞活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脉冲振荡控制电路包括运放电路(IC3)、高频变压器及倍压电路;所述倍压电路由二极管(VD6、VD7)、电容(C8、C9)组成,并设有电源开关(K2)和连接双触点转换开关(K4);作为振荡电路负载的功能盘同时连接各单、双色发光管;设有滤波电容(C6)、限流电阻(R4)与运放电路(IC3)连接,还设有调节电阻(R5)与音频变压器初级组成振荡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肤细胞活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热辐射能量控制电路;在电源与PTC热辐射片之间加设定时电路,由定时数字集成电路(IC4)及辅助元件组成通用定时控制电路;设有限流电阻(R7)与开关(K3)连接;电容(C10)作为电源滤波电路与限流电阻(R7)串联;稳压管(VD8)与电容(C10)并联;所述定时数字集成电路(IC4)分别与清零电容(C12)、复位开关(K5)、分压电阻(R8)连接;同时定时数字集成电路(IC4)输出端通过限流电阻(R12)连接三极管(VT2、VT3);三极管(VT3)连接保护二极管(VD9),二极管(VD9)与作为定时工作指示灯的二极管(VD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肤细胞活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直接扣合型或翻盖滑道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肌肤细胞活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扣合型壳体上部分别固定设有红外能量盘和功能盘;或设有磁触头吸合连接的固定红外能量盘、功能盘,或通过轴连接互换的红外能量盘与功能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肌肤细胞活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滑道型壳体顶部固定设有红外能量盘;翻盖下的壳体表面两侧设有滑动定位功能盘的下滑道,上部对应设有滑动定位保护罩的上滑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肤细胞活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能量盘上设有镶嵌槽,设有PTC热辐射片置于镶嵌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肤细胞活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双色发光管设有2-12只,均匀间隔嵌设于功能盘周边部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肤细胞活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的腔体内对应红外能量盘部位设有隔热保温填充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倩,未经徐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18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原位清洁工艺腔室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改性热屏障复合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