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野战急救包扎包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2197.1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2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运斗;吴太虎;陈德瑞;宋振兴;伍瑞昌;孟兴菊;罗金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素琴 |
地址: | 3001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野战 急救 包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救护品,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野战急救包扎包。
背景技术
大批伤员的现场急救或院前急救是稳定伤员伤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及时的包扎、止血和骨折固定等救护措施,对伤员的后续治疗意义重大。目前军用和民用的急救包特点是功能单一,敷料与绷带分离,因此,只能进行一般包扎,不仅费力费时,而且由于绷带采用一般的纱布,因而不具有加压止血和骨折辅助固定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平时伤员院前急救和战时伤员现场急救的多功能野战急救包扎包。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野战急救包扎包,包括弹性绷带,所述弹性绷带前部的上、下两面分别固定设置有缠绕加压组件和止血敷料;所述的缠绕加压组件由其底部设置有插入栓且其上部中央开有豁口的缠绕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敷料包装层内的固定片构成,所述的固定片上设置有孔眼,所述的缠绕件通过其底部的插入栓与所述固定片上的孔眼热合或铆合为一体;所述弹性绷带的末端设置有固定加压组件。
所述的弹性绷带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止血敷料;
所述缠绕加压组件中缠绕件上部中央的豁口形状为“V”形切口;
所述缠绕加压组件中的缠绕件上设置有弹性翼;
所述弹性翼的两端部设置有加强弧;
所述的固定加压组件为夹钳式结构,且其夹钳的相对面间设置有尖头;
所述固定加压组件的夹钳相对面间设置的尖头至少为1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止血敷料与纱布结合为一体,且其中弹性绷带以及缠绕加压组件和固定加压组件的配合设置,与目前军用和民用的功能单一的急救包相比,不仅具有加压止血功能,而且还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骨折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展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缠绕加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缠绕加压组件以及与其固定的止血敷料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加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6、图7、图8和图9分别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上肢包扎的步骤图解;
图10、图11分别为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头部和胸腹部包扎的示意图;
图12为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上肢包扎后进行辅助骨折固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展开图。由图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野战急救包扎包为新型包扎材料,其构成包括弹性绷带1,所述弹性绷带1前部的上、下两面上分别固定有缠绕加压组件3和止血敷料2,所述弹性绷带1的末端装有夹钳式固定加压组件4。对于伤员同一部位有多处伤口需要包扎的情况,还可在所述的弹性绷带1上根据实际需要再设置若干个可移动的止血敷料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缠绕加压组件3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见,所述的缠绕加压组件3,由缠绕件31以及固定片32构成。本实用新型中的缠绕件31可以是各种形状,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将其设置为一个底部带有插入栓311、上部中央开有豁口313的元宝形状,所述元宝形状的两侧设置为弹性翼314,为了加强所述弹性翼314的坚固程度,本实施例还在所述弹性翼3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加强弧312;所述的固定片32上设置有孔眼321,在安装时,所述的固定片32设置在所述止血敷料2的包装层内。所述缠绕加压组件3在所述弹性绷带1上的安装方式是:将所述缠绕加压组件3中的缠绕件31和固定片32分别放在弹性绷带1的上、下两面,然后,将所述缠绕件31底部的插入栓311插入所述固定片32上的孔眼321,并将两者热合或铆合为一体,这样,可使所述缠绕加压组件3在弹性绷带1上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缠绕加压组件3以及与其固定的止血敷料2的断面示意图。由图可见,所述缠绕加压组件3中的缠绕件31与所述止血敷料2上不接触伤员伤口的一面相固定。所述的止血敷料2中的药垫,可以根据伤者需要包扎处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药物,比如止血药垫,消毒药垫或者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的药垫等。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加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见,所述的固定加压组件为夹钳式结构,且其夹钳的相对面间设置有尖头3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21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眼镜
- 下一篇:非垂直端面孔深度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