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3817.3 | 申请日: | 200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70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笠 |
主分类号: | G04B37/14 | 分类号: | G04B37/14;G04B37/18;A44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1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表。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手表,其表壳与表带之间几乎都是通过转动轴铰链连接,拆装时都要使用专门工具,很不方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有的生产商已生产表带与表头一体化的手表,但这种手表表带与表头采用死固定方式连接,无法进行拆换,造成了很大浪费。
而防水手表又是一直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防水结构主要是:在表壳与后盖之间、表壳与龙头之间、表壳与按把之间分别设有防水圈,面板与表壳之间则用胶水或超声波焊接方式接合。使表壳成为一个密闭的壳体,具有防水功能,其内部零件得到很好的保护,手表亦经久耐用且计时准确。但是,使用者佩戴这些手表到达一定深度(如200米及以下)的海底,在四周海水压强的作用下,面板很容易受压弯曲变形,其与表壳接合的焊缝发生分离、甚至破裂,导致防水功能失效,无法满足佩戴者要求,尤其潜水一族。如何才能使手表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同时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呢,的确值得深入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方便且具有很强防水能力的手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手表,包括有壳体、机芯、后盖及表带,所述表带设有环形外壳安装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两端设有突部,所述表带与所述环形外壳的连接端还设有内凹卡口,所述突部卡在所述内凹卡口内;
所述表带包括上表带、下表带,所述上表带与所述下表带之间设有环形外壳安装所述壳体,所述上表带、所述下表带与所述外壳的连接端分别设有内凹卡口,所述壳体的突部卡在所述内凹卡口内;
所述环形外壳与所述上表带、所述下表带三部分一体成型;
所述壳体包括有表壳部分、面板部分,所述表壳部分与所述面板部分采用一体化结构;
所述壳体由塑料材料制做,其底部设有凹腔,顶部设有所述面板,所述机芯设于所述凹腔内,另有所述后盖封闭住所述凹腔;
所述塑料材料是聚碳酸脂或亚克力或透明ABS塑料;
所述后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防水圈;
所述手表还设有表把,所述表把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防水圈;
所述表把是龙头或按把,所述防水圈是D-RING防水圈或O-RING防水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该壳体采用表壳部分与面板部分一体化结构制做,并在后盖与壳体之间设有防水圈,表把与壳体之间设有防水圈,这样,壳体与后盖即构成了一密闭壳体,具有良好防水性能,其内置的机芯得以保护,性能也得以保障,经久耐用,而且壳体采用表壳与面板一体化结构,使本实用新型手表具有很强的防水能力和抗压能力,克服了以往采用胶水或超声波焊接方式固定的表壳和面板,到达一定深度(如200米及以下)的水底下无法抵抗四周压强的作用,面板向内弯曲变形,且与表壳接合的焊缝发生分离、破裂,导致壳体进水的缺陷。在上表带、下表带之间设有一用于安装壳体的环形外壳,且与上表带、下表带一体成型,加上在上表带、下表带与环形外壳的连接端设有内凹卡口,组装时,先将壳体和突部分别置于环形外壳和内凹卡口内,壳体即与表带连接固定住,无需其他零配件(如转动轴之类)进行固定,拆装十分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手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上述说明书附图的著作权及其它任何权利均属于申请人所有。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笠,未经陈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38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