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臭氧输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4183.3 | 申请日: | 200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5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梁锦滔;冯厚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锦滔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臭氧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成臭氧的小型臭氧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及医疗领域,臭氧已被广泛应用于杀菌、除臭、解毒、美容、医疗保健等。臭氧输出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空气通过高压电极,利用高压电对空气的电解作用而产生臭氧。现有的臭氧输出装置存在内部结构复杂、臭氧纯度不高、以及体积庞大等缺点,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的小型臭氧输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气泵、以及通过导线相连的臭氧发生电极、臭氧线路板、控制电路板,其中,臭氧发生电极、臭氧线路板、控制电路板分别位于外壳内的臭氧腔、臭氧线路板腔、控制电路板腔内,臭氧腔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臭氧腔内部相通的进气嘴、出气嘴,气泵的出气嘴与臭氧腔的进气嘴相对,两者之间通过气管相连,控制电路板腔位于气泵侧面或顶部,其内的控制电路板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电源相连。
所述臭氧腔的主体是由外壳延伸成型而构成的腔壁,腔壁的开口处配合有一腔盖,腔壁和腔盖共同构成封闭的臭氧腔。
所述的臭氧腔左右两端的进气嘴和出气嘴由外壳延伸成型而构成。
所述的臭氧线路板腔的主体由外壳延伸成型而构成,其顶部开口,臭氧线路板通过螺钉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臭氧线路板腔内。
控制电路板腔的主体由外壳延伸成型而构成,其顶部和上下两端开口,控制电路板通过螺钉或粘接的方式的固定在控制电路板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将臭氧发生电极、臭氧线路板、控制电路板分别设置在外壳内的相应腔体中,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另外,其所有部件皆集中在体积较小的外壳内,使用和携带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去掉上盖);
附图4为附图3的A-A向剖视图;
附图5为附图3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臭氧输出装置包括:由上盖1和底板2构成的外壳100、气泵3、以及通过导线相连的臭氧发生电极4、臭氧线路板5、控制电路板6,臭氧发生电极4、臭氧线路板5、控制电路板6分别位于外壳100内的臭氧腔10、臭氧线路板腔20、控制电路板腔30内,臭氧腔1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臭氧腔10内部相通的进气嘴11、出气嘴12,气泵3的出气嘴31与臭氧腔10的进气嘴11相对,两者之间通过气管22相连,控制电路板腔30位于气泵3侧面或顶部,其内的控制电路板6通过电源线61与外界电源相连。
为了节省材料、简化臭氧输出装置的结构,臭氧腔10的主体是由底板2延伸成型而构成的腔壁,腔壁的开口处配合有一腔盖13,腔壁和腔盖13共同构成封闭的臭氧腔10;臭氧腔10左右两端的进气嘴11和出气嘴12由底板2延伸成型而构成。臭氧线路板腔20的主体由底板2延伸成型而构成,其顶部开口,臭氧线路板5通过螺钉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臭氧线路板腔20内。控制电路板腔30的主体由底板2延伸成型而构成,其顶部和上下两端开口,控制电路板6通过螺钉或粘接的方式的固定在控制电路板腔30内。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气泵3将空气导入,并经由出气嘴21和进气嘴11进入臭氧腔10内,臭氧腔10内的臭氧发生电极4形成高压电场,使进入臭氧腔10内的空气电离形成臭氧,臭氧从臭氧腔10的出气嘴12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锦滔,未经梁锦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4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