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电机交叉式机器钳线副模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4479.5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40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文光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45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电机 交叉 机器 钳线副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相电机机器钳线副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三相电机交叉式机器钳线副模。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自动化生产越来越普及,手工操作已适应不了快速生产。在电机的生产中,定子的布线一般分为同心式、重叠式、交叉式三类,而要生产适用于三相电机的定子,如果采用同心式、重叠式的线圈布线方式,则需要更改线圈的相关参数,非常不方便,而如果要采用交叉式的线圈布线方式,按现有机器设备来看,只能采用操作员手工插线来达到交叉式布线,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三相电机交叉式机器钳线副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基座、多个挂线副模,基座中部开设通孔,多个挂线副模固定在基座上,基座上开设有多个插设槽,插设槽呈环形设置在通孔的外围,挂线副模插于插设槽内。
所述的挂线副模呈“U”型,底部插设于基座的插设槽内。
所述的同一“U”型挂线副模的两个竖直边位于环形的同一半径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活动式的挂线副模,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交叉式钳线,另外,“U”型挂线副模的设置使得钳线时,机器上的叶片可以直接插入“U”挂线副模的中部,可以快速、准确地将线圈与挂线副模分离。本实用新型无需更改线圈参数,简化了人工操作,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挂线副模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工钳线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工钳线完成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器钳线完成时的定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1-3,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座10、多个挂线副模20,基座10中部开设通孔12,通孔12一般采用圆形;多个挂线副模20固定在基座10上,挂线副模20呈扁平形;基座10上开设有多个插设槽14,用于挂线副模20的插入固定;插设槽14呈环形设置在通孔12的外围,挂线副模20插于插设槽14内;将挂线副模20全部插入插设槽14内时,所有的挂线副模20呈环形分布。
所述的挂线副模20呈“U”型,也即是挂线副模20中部开有缺口22,缺口22延伸到挂线副模20的底部,挂线副模20的底部插设于基座10的插设槽14内。在后续钳线机钳线时,将上好线圈的钳线副模套于钳线机上,钳线机上的叶片直接插入缺口22中,因此可以避免叶片插在线圈上,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的同一“U”型挂线副模20的两个竖直边位于环形的同一半径方向上。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基座10面积一定时,可以插设更多个挂线副模20,且符合布线要求。
实际操作时,先将各挂线副模20插在基座10上,然后套设好线圈30,要实现交叉式布线,需要相邻的线圈依次叠加,例如可以使前一线圈位于后一线圈上方,但是首尾两个线圈实现不了,此时,就可以将首尾线圈附近的挂线副模取下,然后重新摆放好附近线圈的位置,使前一线圈位于后一线圈的上方,最后将取下的挂线副模20分隔各个线圈30并插入基座10上,此时通孔12上方为各线圈30的重叠交叉部分。
如图4所示,依次套好线圈30后,线圈30b位于线圈30a的上方,线圈30d位于线圈30c的上方,但是,线圈30c处于线圈30b的下方,这样就没有实现各线圈的完全交叉,所以,此时可以将这几个线圈紧挨的部分所包括的挂线副模20取下,将线圈30c重新调整使它位于线圈30b的上方,调整好以后,再将取下的挂线副模20分隔各线圈后插入基座10上对应的插设槽14内,如图5所示。
由于线圈30在钳线副模上的放置很紧密,所以需要用到钳线机,将上好线圈的钳线副模安放在钳线机对应的位置,并使钳线机上分隔叶片插入对应的挂线副模20的长缺口22内,从基座10的底部将各线圈30位于通孔12上方的重叠交叉部分向外推,进而钳入相应的磁芯中,形成图6所示的交叉式定子,最后利用挤压机从定子的中心,即线圈30重叠交叉部的中心将线圈30向外挤开,再经绑线而形成电机用定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文光,未经梁文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4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附件托架
- 下一篇:正反向运动的电动跑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