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除尘器阳极振打智能调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5127.1 | 申请日: | 200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1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心夏;余振;陈悦忠;刘戈力;邱朝启;刘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星防腐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34 | 分类号: | B03C3/34;B03C3/74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026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除尘器 阳极 智能 调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除尘器阳极振打智能调频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电除尘器出口侧粉尘浓度智能监测技术的电除尘器阳极振打智能调频装置。
【背景技术】
电除尘器阳极振打与电晕极振打一样,是电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清除积尘、防止电晕闭塞的关键措施。由于阳极板组件的有效面积远远大于电晕极,所以阳极振打装置的使用效果是衡量电除尘器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它关系到电除尘器设备技术状况完好率、可开动率、利用率和效率等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技术为特征的智能化监测诊断技术投入工业应用,随着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的普及,在电除尘器等环保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出现了基于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阳极振打状态监测装置,阳极振打状态监测装置无疑对提高电除尘器设备运行状态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我国把环境保护列入了基本国策,国家环保总局和各级环保部门对企业烟气排放指标的控制越来越严,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能进一步提高电除尘器收尘效率的有效方法。经过不少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探索,发现阳极振打频率、特别是最后一极阳极振打频率是影响电除尘器收尘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振打频率不够,容易形成电晕闭塞,振打过频,因振打造成的粉尘二次飞扬,会降低收尘效率。由于电除尘器结构复杂,工艺参数变化大,因工艺原因入口烟气量和粉尘浓度频繁波动,通过计算确定一个十分合理的振打频率,是一件十分复杂、而且近乎不可能实现的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因阳极振打频率、特别是最后一极阳极振打频率固定不变,在烟气量和粉尘浓度等工艺参数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出现振打过频或振打不足的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阳极振打状态监测的基础上、实现阳极振打智能调频功能的电除尘器阳极振打智能调频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除尘器阳极振打智能调频装置,包括电除尘器,在所述电除尘器出口侧气流分布板之后设有粉尘浓度传感变送器,该粉尘浓度传感变送器的输出端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的输出信号端通过执行部件与电除尘器阳极振打变频调速电机的调频回路相联。
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变送器通过法兰安装在电除尘器出口侧的变径管和直径管的结合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粉尘浓度传感变送器这一非电量电测元件,将电除尘器出口侧粉尘浓度变化情况转化为数字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通过执行部件作用于阳极振打变频调速电机的调频回路,为电除尘器阳极振打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智能调频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变送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剖视放大图。
图中:1-电除尘器,11-变径管,12-直径管,2-粉尘浓度传感变送器,3-计算机,4-执行部件,5-阳极振打变频调速电机的调频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电除尘器阳极振打智能调频装置,包括电除尘器1,本实施方案以卧式三电场电除尘器为例,在所述电除尘器1出口侧气流分布板之后设有粉尘浓度传感变送器2,利用传感技术和非电量电测技术,将电除尘器1出口侧粉尘浓度变化模拟信号,直接以数字信号形式输出,该粉尘浓度传感变送器2通过法兰安装在电除尘器1出口侧的变径管11和直径管12的结合部位;该粉尘浓度传感变送器2的输出端与计算机3相连,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粉尘浓度传感变送器2的输出信号,经过积分运算、参数比较等计算机数值和逻辑处理后,直接输出到执行部件4,并通过执行部件4与电除尘器阳极振打变频调速电机的调频回路5相联。利用表征电除尘器出口侧粉尘浓度变化的数字信号,控制变频调速电机的调频回路,实现了电除尘器阳极振打智能调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星防腐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星防腐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5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碟簧式气动夹紧放松机构
- 下一篇:秸秆轻质墙板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