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乳化焦浆燃烧装置的玻璃窑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5328.1 | 申请日: | 200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85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常厚春;李祖芹;马革;刘效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0 | 分类号: | F23C1/00;F23C3/00;F23C5/00;F23C7/00;F23D23/00;F23L15/00;F23L9/00;F24H1/10;F24H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建波;杨献智 |
地址: | 510760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乳化 燃烧 装置 玻璃 | ||
1.一种采用乳化焦浆燃烧装置的玻璃窑,包括炉窑本体以及乳化焦浆燃烧装置,所述炉窑本体包括炉膛、开设在所述炉膛前端的火焰入口以及开设在所述炉膛后端的烟气出口,所述乳化焦浆燃烧装置包括由前端壁、后端壁、以及侧壁围成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一圆筒状的燃烧空间,所述前端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乳化焦浆燃烧器、以及至少一个油燃烧器和/或至少一个气体燃烧器,所述后端壁开设一出口,所述出口通过热风管与所述炉膛的所述火焰入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窑进一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炉窑本体的所述烟气出口连通并可切换工作的蓄热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蓄热室内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蓄热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内包括间隔布置的由若干个格子砖构成的第一蓄热模块和由若干个陶瓷球构成的第二蓄热模块,所述第一蓄热模块与所述第二蓄热模块之间以耐火砖间隔,所述第一蓄热模块比所述第二蓄热模块更邻近所述炉窑本体的所述烟气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出口与一主管道连通,所述各个蓄热室分别通过一支管道与所述主管道连通,所述主管道与所述各个支管道连通处分别设有一个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支管道与所述主管道的远离所述烟气出口的一段关闭而所述支管道与所述主管道的邻近所述烟气出口的一段连通,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支管道与所述主管道的远离所述烟气出口的一段连通而所述支管道与所述主管道的邻近所述烟气出口的一段关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焦浆燃烧装置包括一个所述乳化焦浆燃烧器、一个所述油燃烧器以及一个所述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油燃烧器和所述气体燃烧器设置在所述乳化焦浆燃烧器下方,所述乳化焦浆燃烧器的一次配风口设有旋流配风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焦浆燃烧器为四个,所述四个乳化焦浆燃烧器等间隔设置在以前端壁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所述四个乳化焦浆燃烧器所在的圆周的直径为所述燃烧空间的内直径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三;所述油燃烧器为三个,两个设置在所述前端壁下部,一个设置在所述前端壁的上部;所述气体燃烧器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下部的两个油燃烧器附近,所述乳化焦浆燃烧器的一次配风口设有旋流配风器。
7.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玻璃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切向风进口,所述每组切向风进口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使送入所述燃烧空间的切向风沿所述壳体侧壁的内表面形成环流的切向风进口,位于所述燃烧空间底部的所述侧壁上在邻近所述后端壁的位置开设至少一个液态渣出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焦浆燃烧器设有用于向所述燃烧空间内输送已预热空气的一次配风口,所述壳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用于向所述燃烧空间内输送未预热空气的切向风进口,所述未预热空气的总流量为所述已预热空气流量的0.05~0.15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切向风进口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侧壁的内壁轮廓线相切,所述各个切向风进口的孔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燃烧空间的内直径的六分之一,所述后端壁的内壁到所述前端壁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燃烧空间的内直径的2.5倍到3倍,所述出口的直径为所述燃烧空间的内直径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所述出口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一圆锥状过渡腔室。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窑,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替工作的排渣车,其中一个所述的排渣车停留在所述液态渣出口下方,该排渣车的容渣空间与所述液态渣出口连通并且所述容渣空间与所述液态渣出口的连接处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53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