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莲蓬头内壳体焊接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6595.0 | 申请日: | 200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80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14 | 分类号: | B05B1/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21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莲蓬头 壳体 焊接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卫浴用品,特别是指一种莲蓬头内壳体焊接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卫浴用品的莲蓬头已不再局限于小形化,其正在向出水面积大的方向发展,因而莲蓬头的体积相对有所增加,尤其是朝着厚度小而面积大的方向,因而该莲蓬头的加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加工难度。如:其内壳体多为塑胶件,为保证其厚度不增加的情况下,连接处多采用超声波熔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而由于莲蓬头面积的加大,使得超声波的设备无法满足熔接的要求,另外特殊材料的限制,令该连接处采超声波熔接无法满足内壳体的密封连接,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在水压的作用下,内壳体会出现耐压不足而漏水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莲蓬头内壳体焊接固定结构,其可以令内壳体结合后的耐压性高,密封佳,从而避免内壳体出现漏水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莲蓬头内壳体焊接固定结构,其主要由内壳体、自清出水网、压紧圈及面板构成,自清出水网、压紧圈置于内壳体与面板之间,其中在面板后部形成有若干个凸脚,对应此凸脚在内壳体上设有配合孔,而压紧圈是置于内壳体与面板之间,面板的各凸脚是伸置于内壳体的配合孔后利用热熔将伸出配合孔的凸脚熔接于内壳体上。
所述的内壳体下缘形成两圈筋条,与自清出水网是过盈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面板背部凸设若干凸脚,配合内壳体上对应的配合孔,二者在结合时,面板的凸脚是伸置于内壳体的配合孔后再利用热熔方式将凸脚熔接于内壳体上,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结合,形成内壳体流道,在压住内壳体时,内壳体上的两圈筋条与自清出水网过盈配合,形成密封空间。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此焊固方式,结合此密封结构,克服异形流道之间的密封和强度问题,大大降低产品的制造难度和提高结构的有效性。此种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内壳体出现结合不牢而出现漏水的现象,从而提高莲蓬内壳体的结合强度及结合质量,令加工更加简化易行;其不仅适应于面积大的结构而且更适于形状怪异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莲蓬头内壳体焊接固定结构,其包括内壳体1、自清出水网2、压紧圈3及面板4构成。
内壳体1下缘与进水管相通,并形成一流道槽,同时在内壳体1下缘形成两圈筋条12;
而自清出水网2与压紧圈3分别对应上述的流道而成型,其上分布有出水口21、31,二者的作用是将水流均匀分散,使整圈水花均匀,强弱一致,其中压紧圈3为软性材质制成,使其具有一定的密封性;
面板4是对应流道槽而成型,其与内壳体1结合后以形成一封闭的流道,在面板4上同样设有复数个出水口41。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在面板4后部边缘形成有若干个凸脚42,对应此凸脚42在内壳体1上设有配合孔11,而自清出水网2与压紧圈3依次置于内壳体1与面板4之间。配合图2、3所示,组合时,面板4的各凸脚42是伸置于内壳体1的配合孔2后利用热熔将伸出配合孔11的凸脚42熔接于内壳体1上,以此形成内壳体1流道。在压住内壳体1时,内壳体1上的两圈筋条12与自清出水网2过盈配合,形成密封空间,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此焊固方式,结合此密封结构,克服异形流道之间的密封和强度问题,大大降低产品的制造难度和提高结构的有效性。此种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内壳体1出现结合不牢而出现漏水的现象,从而提高莲蓬内壳体的结合强度及结合质量,令加工更加简化易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6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冷式加热炉炉门
- 下一篇:多功能饮食容器的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