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针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7140.0 | 申请日: | 2006-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33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孟文;许铭昌;林岳晖;王瑞萍;沈燕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针套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单一发射模式的有效防止被重复使用的安全针套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的医疗工业上,几乎每天医疗人员均需要接触或使用射出与侵入式的装置,如采血针、注射针器等。因此,对于相关人员于其使用的安全性则更加须要注意与重视,以避免使用者不慎与使用过的针头相接触,或者遭人蓄意重复再使用。
曾有一些现有技术用来提供较安全的针套装置,如美国专利第4,813,940号等所揭露,其提供二个发射模式的安全针套装置,通过两个发射模式完成安全针的装置。该装置的针套主体上包含前后二个凸阀,在第一模式将第一凸阀向前推进,在第二模式将第二凸阀固定于一延伸位置上,其机构较为繁琐,制造成本高。
此外,另外一种现有技术在针头的围绕机构下定位一可滑动的套筒,如美国专利第4,813,940号及5,104,384号所揭露。其使用覆盖针的轴体,而在使用前需先暴露尖锐的针头。当针插入受测者身体时,套筒与受测者迅速接触,并靠一弹簧的偏动力缩回至安全的针套筒壳体内。当针使用后,会位于一延伸的位置,且针体被固锁机构锁住于该位置。然而,此种固锁套筒在使用后,其轨道及行程在轴道上的固锁装置易碎、容易破损,使得针体再次暴露的风险增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的安全针套的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便及限制,供医疗人员以单次使用、更轻巧、可抛弃式、操作安全、无交互污染之虞的安全针套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简单机构发射模式的装置,以达到有效防止无意或有意重复使用针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构成型简单、容易组合,以及不易碎的安全针套装置。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逆阻单元的安全针套装置,有效防止现有针套遭人蓄意将针体重新击发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安全针套装置,包含一壳体、一致动单元、一针座单元、一逆阻单元及一弹性单元。壳体具有一侧孔及一前端开口。致动单元设置于壳体外部。针座单元设置于壳体的内部,且具有一针体、一弹片以及一挡片。针体对应前端开口且弹片对应侧孔。弹片的一端延伸入侧孔而将针座单元定位于一第一位置。逆阻单元设置于壳体内部并对应挡片,而允许针座单元顺向通过逆阻单元,并阻止针座单元逆向通过逆阻单元。弹性单元连接针座单元与壳体。当施加一外力于致动单元时,致动单元将弹片推出侧孔,使得弹性单元推动针座单元通过逆阻单元至一第二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安全针套装置利用简单机构发射模式,以达到有效防止无意或有意重复使用针套的效果,其成型简单、容易组合以及不易碎等,该安合针套装置还具有一逆阻单元,其可有效防止现有针套遭人蓄意将针体重新击发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可供医疗人员以单次使用、更轻巧、可抛弃式、操作安全、无交互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安全针套装置待击发的状态示意图;以及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安全针套装置的击发后状态示意图。
图标元件符号说明:
100 安全针套装置 120 壳体
122 侧孔 124 前端开口
140 致动单元 142 凸块
160 针座单元 162 针体
164 弹片 165 凸缘
166 挡片 168 凸板
180 逆阻单元 182 导引面
184 阻挡面 190 弹性单元
195 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五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7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爆破网路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可滑动的运动鞋的调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