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工业用滤筒式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7805.8 | 申请日: | 200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35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吴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海纵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9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工业 用滤筒式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用除尘器,具体涉及一种结构上进行了多项改进的新型工业用滤筒式除尘器。属于国际专利分类B01D29/50“带有以相互布置为特征的、具有多个过滤元件的滤筒式除尘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多种工业生产流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烟尘、粉尘,制止它们弥散以保护生产环境是保护人们健康之必须。起初,我国工业生产中仅使用滤袋式除尘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应用体积较小、效率较高的滤筒式除尘器。目前,工业用滤筒式除尘器的组成已基本定型,但技术尚不够完善,还存在振动较大、噪声超标、密封不良、除尘效果参差不齐等不足。所以,对工业滤筒式除尘器作技术方面的改进尚有较大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通过改进除尘器的部件和结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效率较高、自动清灰、工作稳定、低振动、低噪声、密封良好、方便拆装、便于维修的新型工业用滤筒式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新型工业用滤筒式除尘器,它包括箱体,电机、双蜗壳风机、控制系统、喷吹系统、滤筒滑道、滤筒或滤筒组、集尘漏斗和集尘抽屉组成。在箱体的上部安装有双蜗壳风机,在双蜗壳风机的上部装有电机,在箱体上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系统。在箱体的中部设有花板,喷吹系统安装在花板的上部,滑道安装在花板的下部,将多个滤筒的上端连接在一起组成滤筒组,插接在花板上。在滤筒组的下方设有集尘漏斗和集尘抽屉。
喷吹系统包括方形气缸、喷吹管和电磁阀,该方形气缸与喷吹管和喷吹主管、支管均为直接连接。
箱体包括箱冠、上箱体、下箱体、进风口、出风口、集尘漏斗和集尘抽屉,集尘漏斗设置在集尘抽屉的上方。
控制系统包括电控箱、差压表、报警蜂鸣指示灯和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蜗壳、立轴式风机替代原来的单蜗壳、横轴式风机并直接坐落在厚度为4~5mm的结构钢板上。
将滤筒组在滑道上插接式安装,以替代原来的单个滤筒螺栓式安装。
改进喷吹系统结构,包括:将喷吹主管与支管直接连接以替代三通连接和用方形气缸替代圆形气缸。
加装集尘漏斗以提高集尘效果。
将直筒式进风口改进为具有气流发散功能的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优点如下:
1、各功能部件按工作程序竖向排列,所以结构紧凑、风路顺畅。
2、由于在风机的双层蜗壳之间充以发泡材料,使之吸收部分声能,减少噪声。
3、由于风机立轴式安装在结构钢板上且结构钢板较厚,增加了风机的稳定性,所以比传统安装方式大大减少了风机工作时引起的振动,也可减少噪声。
4、由于风机结构的改变,使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都得以开在结构钢板上,取消了原来横轴式安装时出风口的连接软(风)管,从而大大减少紊流,又减少了噪声。
5、由于喷吹系统的结构改进,不但保证了所有滤筒可以得到相同的喷吹气流和同样的喷吹效果,而且通过选择喷吹管直径和调整喷吹距离使得喷吹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6、由于将滤筒成组并采用滑道插接安装,使得安装、拆卸十分方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7、还由于增加箱体整体刚度又使其振动减少,综合起来,整机运转时的噪声已不大于72dB。
8、加装积尘漏斗可减少烟尘、粉尘颗粒的遗洒,减少清整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滤筒式除尘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筒式除尘器的主视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筒式除尘器的侧视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4为喷吹箱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喷吹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箱冠,2、风机箱3、喷吹箱,4、过滤箱,5、出风口,6、电机,7、风机,8、方形气缸,9、花板,10、滑道,11、滤筒,12、集尘漏斗,13、集尘抽屉,14、进风口,15、控制箱,16、控制面板,17、喷吹管,18、电磁阀,19、支架,20、差压表,21报警蜂鸣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由箱体(由箱冠1、风机箱2、喷吹箱3、过滤箱4、进风口5、出风口14、控制箱15组成)、电机6、风机7、差压表20、报警蜂鸣指示灯21、控制面板16、花板9、方形气缸8、喷吹管17、电磁阀18、喷吹管支架19、滤筒滑道10、滤筒(滤筒组)11、集尘漏斗12、集尘抽屉13等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海纵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海纵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78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