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馈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7990.0 | 申请日: | 200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14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蔡振财;许学洲;许天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3/06 | 分类号: | B65H3/06;B65H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馈纸装置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可降低磨耗,并减少 纸张被拉扯的自动馈纸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馈纸装置是用以将多张重迭的纸张,依序抓取后送入馈纸装置中的走 纸轨道。在此过程中必须确保每一纸张都是分离地被送入走纸轨道中,亦避免 发生失误,例如同时传送多张层迭纸张,一次送入多张纸张除了造成必须以人 工再度取出未被处理纸张之外,还有可能造成纸张卡在走纸轨道中,造成纸张 传送作业中断。
最简单的分纸作法,是在取纸滚轮的外部套设一摩擦套筒,使取纸滚轮与 纸张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纸张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力。控制取纸滚轮接触纸张的 正向力,就可以使取纸滚轮转动的过程中,取纸滚轮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力恰可 带动纸张移动,但纸张与纸张之间形成滑动接触的状态,而使位于最上层与取 纸滚轮接触的纸张被移动,而此一纸张不会带动其下方的另一张纸张。这种作 法失误率高,容易造成分纸不确实的现象,特别是纸的材质或是纸的厚度改变 之后,更容易失误的现象。
另一种作法是利用一摩擦片常态地接触取纸滚轮,同时利用载纸台的进纸 角度设计,预先进行分纸后,再进一步透过取纸滚轮与摩擦片配合,使得接触 取纸滚轮的纸张被送进走纸轨道中,而与摩擦片接触的纸张被摩擦阻力阻滞挡 下,例如中国台湾专利561779号专利案,即属此种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之下, 由于摩擦片会不断与纸张之间摩擦,造成纸张的损耗,同时也会造成摩擦面本 身的损耗,使得摩擦片寿命过短,不符合一般自动馈纸装置的寿命需求,仅适 合用于打印量小的家用机种。同时,561779号专利案系同时以取纸滚轮来进 行分纸,且取纸滚轮通常不可位移或是可位移量小,因此载纸台上所能放置的 纸张总厚度若是太大,将使取纸滚轮无法接触位于最上方的纸张,而无法进行 取纸作业,而这种设计也无法应用于将纸张放置于可拆卸是取纸匣的的馈纸装 置中。日本发明专利JP60052432号专利案是利用一具有阻尼阻滞效果的摩擦 轮来取代摩擦片,纸张与摩擦轮之间为滚动接触关系,因此可有效地避免纸张 与摩擦轮之间互相磨耗的问题,但仍无法解决载纸台上所能放置的纸张总厚度 受限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便有将取纸滚轮与分纸滚轮分离设计。参阅图1所示,为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自动馈纸装置,其包含有一马达61、一摆臂62、一传动齿 轮组63、一取纸滚轮64、一分纸滚轮65及一摩擦片66。其中取纸滚轮64设 置于摆臂62的前端,而传动齿轮组63则设置于摆臂62上,并与马达61连接, 利用马达61驱动摆臂62摆动,可使取纸滚轮64升起后降下,以压制在层迭 得纸张P上方,使取纸滚轮64的位置可以随着纸张P的总厚度变化。分纸滚 轮65与摩擦片66常态地接触,当取纸滚轮64将纸张P送到走纸滚轮64,分 纸滚轮65与摩擦片66可进一步分纸,以确保只有一张纸张P进入走纸轨道中。 然而于此种设计中,在纸张进入走纸轨道与走纸滚轮接触之后,由于走纸轨道 中的纸张传送速度会大于分纸滚轮65及取纸滚轮64传送纸张P的速度,以提 升纸张传送速度,并维持各纸张P之间的间隔距离,因此会造成纸张被分纸滚 轮及走纸滚轮拉扯的问题。
综上,现有技术的自动馈纸装置中,利用摩擦片辅助分纸的方式具有磨耗 过高的问题,同时也可能造成纸张受到分纸机构与走纸机构互相拉扯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得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馈纸装置,可提升分 纸机构得寿命,同时有效克服分纸机构与走纸机构拉扯纸张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79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