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腐蚀检测器探头铰链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8737.7 | 申请日: | 200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90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周燕萍;李久春;李育忠;金莹;杨博霖;田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
主分类号: | F16L55/00 | 分类号: | F16L55/00;F17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杰;任清汉 |
地址: | 1007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腐蚀 检测器 探头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在线检测管道金属损失程度的管道腐蚀检测器探头铰链。涉及测量磁变量、厚度线性尺寸的测量及管道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运营的埋地钢质管道,特别是运营时间较久的钢质管道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腐蚀,为确保埋地管道运行安全,通常都要定期对管道作在线的腐蚀检测。目前管道腐蚀检测均用内检测方式,主要是漏磁检测方法。它是由很多探头直接与管道内壁接触而进行检测。由于管道有很多的对口焊缝、阀门等,特别是我国大多采用螺旋焊缝钢管,螺旋焊缝遍及整个管线,而检测探头通过这些焊缝、阀门等时就会有位姿的变动,或者说检测探头须作位姿的调整。对检测探头位姿调整一般应有两个自由度,已有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两个常用的刚性铰链。这种常规的铰链虽然耐用、可靠,但其结构还是比较复杂,重量较重,加工生产费事。特别是对于大口径埋地钢质管道的漏磁检测来说,因口径大,所需检测探头的数量很大,一般在几百个之数。如此大的数量,只要每个重量大一点,那么总数就相当可观,就会使总重量大大增加,给漏磁检测器带来很大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线检测管道金属损失程度可靠、耐用、轻便的管道腐蚀检测器探头铰链。
本实用新型针对管道腐蚀检测器探头铰链使用的条件,提出一种最简单的可行方案,就是利用某些具有柔性好且有一定弹性的有机带类材料制作探头铰链,即可达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是将长条聚亚安脂带固定在需铰接两构件的铰链端。具体是在长条聚亚安脂带需铰接处的两边各打两个孔,需铰接两构件的铰链端也各打两个孔,由连结件将聚亚安脂带与需铰接两构件连结。
若一构件与多个构件铰链时,是将聚亚安脂带裁成“手”状,即手掌与多根手指的形状,铰链的弯折处在手指根部,在每根手指部各打两个孔,在手掌部打2-3个孔,需铰接的一构件和多个构件各打对应的孔,分别将一构件和多个构件由连结件与“手”状聚亚安脂带连结。
为了聚亚安脂带受力均匀,在聚亚安脂带与构件连结部的聚亚安脂带外侧再加一固定垫板9,由连结件将聚亚安脂带夹在构件与固定垫板9之间。
其中聚亚安脂带的厚度视铰链构件铰链处的受力情况而定,一般在2mm以上;而宽度则由铰链构件所容空间决定。
其中在聚亚安脂带上打孔的位置要避开聚亚安脂带的弯折处,一般距弯折处5mm以上即可。
其中连结件为螺钉7、螺母10或铆钉4。
本实用新型采用聚亚安脂带制作探头铰链,既可实现金属铰链的功能,又无金属铰链的磨损及转动不灵的问题,可长时间的弯折而不失效,寿命极长,同时加工简单,重量轻,安全、可靠,是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检测器探头理想的铰链。
附图说明
图1管道腐蚀检测器探头铰链聚亚安脂带形状图
图2管道腐蚀检测器探头多铰链聚亚安脂带形状图
图3管道腐蚀检测器探头多铰链连结图
其中1--探头滑片 2--探头体
3--探头铰链(1) 4--铆钉
5--探头臂 6--探头铰链(2)
7--螺钉 8--探头环座
9--垫板 1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本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例是Φ1016mm高清晰度管道漏磁腐蚀检测器实验样机的探头铰链,其构成如图1、图2、图3所示。它是5个探头组共同铰接于一个探头环座8上,“手”状聚亚安脂带的尺寸为:在两底长61mm、67mm、宽49mm、厚2.5mm的梯形聚亚安脂带上,从底长67mm一边等距离的开4条宽3.5mm的缝,形成5条宽10.6mm的5个条,并缝的根部为Φ4mm的孔;在每个条上从外往里每10mm打一孔,各打两个孔,在两边及中间三个条中心线的延长线之距底长61mm那边10mm处,各打一Φ3.2mm孔;长条状聚亚安脂带的尺寸为:宽10.6mm,长51.5mm,厚2.5mm,一边中心线上有Φ3.2mm孔两个,另一边中心线上有Φ4mm孔一个,偏中心线上有Φ3mm孔一个(详见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8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仔猪断牙器
- 下一篇:整体浇注混铁车防溅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