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创植入式放疗囊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8822.3 | 申请日: | 200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85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军;傅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爱军 |
主分类号: | A61M36/00 | 分类号: | A61M36/00;A61M36/04;A61M36/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7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放疗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脑肿瘤进行内放射治疗的医疗装置,能够利用该装置,在对患者损伤极小的情况下,将放射性核素导入肿瘤局部。
背景技术
将放射性核素导入肿瘤局部内放疗,是治疗脑肿瘤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要把液态的放射性核素准确无误的导入脑肿瘤内,需要借助相应的医疗装置。目前应用的相应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Ommaya囊,该装置可以通过立体定向等微创的方法植入患者头部,但在通过Ommaya囊向脑肿瘤内注入放射性核素时,由于导管末端是开放的,放射性核素不可避免的会在脑组织中扩散,不仅降低了放疗疗效,还可能对正常的脑组织造成损伤。另一种是在Ommaya囊基础上改进的放疗囊,该装置在Ommaya囊导管末端加装了膨大的盲端,经其注入的放射性核素可以聚集在肿瘤局部。但这种放疗囊必须在开颅脑肿瘤切除后才能植入肿瘤局部,不能通过微创的方式植入,特别是不能应用于难以手术切除的功能区肿瘤,限制了该装置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两种装置的缺点,既可以经微创的方式将导管植入患者脑肿瘤局部,又可以将经其注入的放射性核素聚集在脑肿瘤局部,适用于各种脑肿瘤的内放疗,尤其是功能区肿瘤的治疗。
本装置由三部分组成:贮液器、导管和贮药囊。贮液器为中空、扁圆体,与导管相连。导管末段有数个小孔。整个导管末段被贮药囊包裹。贮液器和导管均由硅胶制成,贮液器底衬以薄不锈钢垫片。贮液囊由质地柔软、弹性良好的天然乳胶薄膜制成,包裹导管末端,形成密闭囊腔。
使用本装置时,应先以立体定向技术将导管末端植入脑肿瘤瘤腔中,然后在合适的位置将贮液器固定于头皮下。进行内放疗时,将2ml液态放射性核素抽入注射器,经皮穿刺头皮下的贮液器,缓慢把核素经导管注入远端的贮液囊中,达到内放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所示,本装置由三部分组成:贮液器1、导管2和贮药囊3。贮液器1为中空、扁圆体,与导管2相连。导管末段有数个小孔4。整个导管末段被贮药囊3包裹。贮液器1和导管2均由硅胶制成,贮液器1底衬以薄不锈钢垫片5。贮液囊3由质地柔软、弹性良好的天然乳胶薄膜制成,包裹导管末端,形成密闭囊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爱军,未经刘爱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88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顶盒仓门装置
- 下一篇:盐水浴生物软组织拉伸试验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