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倒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1233.0 | 申请日: | 200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0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学峰 |
主分类号: | B65D83/06 | 分类号: | B65D8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231山东省东营市河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倒茶器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包装盒,属于茶盒的改进,是自动倒茶器。
2、背景技术
人们平常生活中冲泡茶是有很多的方式,而冲泡方式中有很多技巧,实践证明冲泡技术的好坏是决定泡茶质量的一个因素,而冲泡质量又与茶叶本身具有很大关系。普通茶叶盒使用时,需将盒盖打开把茶叶倒出,在打开盒盖时难开,并且好不容易打开后有时会将茶叶撒落,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每次打开茶叶盒盖使茶叶香味易散发,与空气接触氧化变质,影响茶叶的质量。
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自动倒茶器。在取茶时不仅方便卫生,而且不失高雅,别有品味。是一种方便于办公室,家庭,酒店等公共场合的茶叶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倒茶器,其结构是由外壳、储茶筒、螺旋送茶器、自动密封门和储杯箱组成,储茶筒设置外壳的上部,储杯室设置在外壳的下部,螺旋送茶器、自动密封门位于储茶捅与储杯室之间,储茶筒的上部设置有密封盖,储茶筒的下部设置有锥形出茶口,锥形出茶口与螺旋送茶器的进料口相接,螺旋送茶器的出茶口与储杯箱的出杯口相对,在螺旋送茶器的底部设置一齿条,齿条与一电机轴端的齿轮相啮合齿条的左端设置一自动密封门,自动密封门水平挡在螺旋送茶器的出茶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茶叶放入储茶筒后,当需要饮茶时,把水杯放在水杯压力感应器上面,会同时启动电磁振动器、茶叶在电磁振动器的振动下经过螺旋推动,打开自动密闭门,茶叶滑入杯中。取茶完毕后,拿开水杯,电磁振动器与驱动电机会自动关闭,同时会再启动推拉电机向相反方向推动齿轮关闭自动密封门,隔绝空气,防止茶叶氧化变质,能保证茶叶的新鲜清香味,而且操作过程简单又卫生。
4、附图说明
附图为自动倒茶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外壳,2、密封盖,3、储茶筒,4、锥形出茶口,5、弹簧,6、电磁振动器,7、间隔,8、驱动电机,9、螺旋绞龙,10、送茶管道,11、齿条,12、滑动轨道,13、齿轮,14、推拉电机,15、自动密封门,16、出茶口,17、水杯压力感应器,18、水杯,19、储杯箱
5、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倒茶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倒茶器,其结构是由是由1外壳、2储茶筒、螺旋送茶器、自动密封门和储杯箱组成。当需要使用茶叶时,打开2密封盖,把茶叶或咖啡等冲泡品,放入3储茶筒,把水杯放在18水杯压力感应器上面,它会启动电磁振动器6与8驱动电机,同时8驱动电机会带动9螺旋绞龙转动,6电磁振动器发出的振动通过7间隔中的5弹簧的作用,使茶叶在不断的振动下,经过4锥形出茶口,进入10送茶管道中,9螺旋蛟龙在螺旋推动力的作用下,使茶叶在经过10送茶管道滑到16出茶口,掉落在16出茶口下面的18水杯中。取茶完毕后,将放在17水杯压力感应器上面的杯子拿开后,它会关闭6电磁振动器,同时启动14推拉电机,拉动11齿条工作,让13齿轮向相反的方向推动,从而推动15自动密封门关闭,实现隔绝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倒茶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干净卫生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学峰,未经王学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1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