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胚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1304.7 | 申请日: | 2006-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48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化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平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0/02 | 分类号: | C08B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2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胚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淀粉生产行业的破碎设备,尤其是一种脱胚磨。
背景技术
脱胚磨又名凸齿磨,由于其齿形的特殊分布,能使物料在动、静齿之间得到充分的摩擦与碰撞,物料中比重与韧性不同部分产生分离。通过调节动、静齿盘间距的大小,可破碎多种不同物料,或同种物料得到不同的破碎效果。目前该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淀粉生产行业对物料的破碎。在现有的脱胚磨上,电机动力由电机带轮经皮带传递至主轴带轮,带动主轴旋转。主轴经前、后两轴承套装于轴承座内,经锁紧装置固定。主轴位于机壳内的那端固定有动齿盘。主轴经轴承固定于轴承套内,靠轴承套在轴承座内的轴向移动来调节动、静齿盘之间的间距,来达到破碎工艺要求,即动、静齿盘间的间距调节靠移动动齿盘来完成。调节时,松开锁紧装置,旋转调整手柄,主轴带动轴承套实现轴向移动。由于轴承套与轴承座采用锁紧固定,又要求轴承套与轴承座之间间隙小、可移动,因此组装时必须采用研配的方式,操作繁琐,工艺要求高。长时间运转后,轴承套与轴承座之间会出现间隙,造成两中心的高度超差,同轴度超差使得轴承经常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脱胚磨,以提高其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脱胚磨,它有机架,机架前部固定有前轴承套,前轴承套内有前轴承,机架后部固定有后轴承套,后轴承套内有后轴承,主轴后端安装在后轴承内、前部安装在前轴承内、中部固定的主轴带轮通过皮带与电机轴上的电机带轮连接在一起,电机固定在机架上的电机座上,主轴前端固定的动盘座位于机壳内,动盘座的上面固定有动齿盘和拨料盘,机盖固定在机壳的前端,位于机盖内侧的静齿盘安装在静盘座上,静盘座与安装在机盖上的静齿盘调节装置连接在一起。
采用上述结构的脱胚磨,改变了脱胚磨的动、静齿盘之间间距的调节方式,由原来的通过移动主轴进而移动动齿盘来调节,变为通过移动静齿盘来调节,解决了原来调节方式存在的问题,结构简单、合理,组装简便,使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局部放大图。
图3是静齿盘调节装置的链条传动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脱胚磨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之脱胚磨,它有机架(1),机架前部固定有前轴承套(9),前轴承套内有前轴承(10),机架后部固定有后轴承套(14),后轴承套内有后轴承(15),主轴(16)后端安装在后轴承内、前部安装在前轴承内、中部固定的主轴带轮(13)通过皮带(12)与电机(19)轴上的电机带轮(11)连接在一起,电机固定在机架上的电机座(18)上,主轴前端固定的动盘座(7)位于机壳(2)内,动盘座的上面固定有动齿盘(6)和拨料盘(17),机盖(4)固定在机壳的前端,位于机盖内侧的静齿盘(5)安装在静盘座(20)上,静盘座与安装在机盖上的静齿盘调节装置(3)连接在一起。
动齿盘、静齿盘的结构与现有的脱胚磨上的相同。主轴与机壳之间可有0形密封图(8)。
这种脱胚磨,主轴的位置固定,靠静齿盘调节装置移动静齿盘的位置来完成动、静齿盘之间间距的调节。工作时,电机动力由电机带轮经皮带传递到主轴带轮上,主轴轴头端装有的动盘座带动动齿盘旋转。机盖中部为进料口。进料口上可设进料斗。使用时,待加工物料如浸泡好的玉米或经一次破碎后的玉米在重力作用下,由机盖上的进料口处自由落入机壳内,经拨料盘拨入动、静齿盘之间。由于两齿盘的相对转动和凸齿在盘上内疏外密的特殊分布,物料在两盘间除受机械作用外,自身产生较大的离心力而甩向盘外,在外抛过程中物料间相互摩擦、碰撞,从而被搓碎。由于物料破碎主要是靠物料间的碰撞而搓碎,所以玉米在破碎中,胚芽不致破损,有利于胚芽的分离。
与现有的脱胚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主轴位置固定,缩短了轴头至轴颈的长度,在主轴直径相同情况下,提高了主轴的抗弯刚度。主轴轴承不经过轴承套直接固定于轴承座内,有利于提高零件的装配精度。装配方式改变后,消除了轴承装配链中的误差积累,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减少了装配刮研的繁重过程,降低了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平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邹平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13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