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灌肠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1337.1 | 申请日: | 2006-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38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赵翠玲;王宪伟;薛壮;丁凤奎;高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翠玲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济宁众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效宁 |
地址: | 272000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灌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灌肠器,用于医院对患者进行肠道清洗。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灌肠器,其上部容器为软塑料袋体,在包装运输过程中,袋体上口叠合在一起,使用时需要人工撑开,由于其支撑性差,在倒入灌肠液时,常常出现灌肠液外流的现象,既浪费了灌肠液,又污染环境,并且操作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灌肠器,解决灌肠器上部容器不能自行撑开并保持撑开状态,致使注入灌肠液比较麻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该灌肠器有一软塑料袋体,袋体用于盛装灌肠液;袋体的上端有提手,提手用于将袋体悬挂在支撑架或挂钩上;袋体的下端连通引流管,引流管的另一端装有肛管接头,通过引流管和肛管接头将灌肠液引入肛管,进而进入患者大肠;引流管上部连接滴壶,滴壶用于观察灌肠液流速;引流管下部卡有流量调节器,用于调整灌肠液流速或截止;袋体的上口处设置弹性撑圈。使用时,向上提袋体的提手,袋体上口在撑圈作用时自动张开,并保持张开状态,方便灌肠液的倒入。
撑圈为塑料圈,可以与袋体口热合在一起,或者袋体口翻边后包容在其内,当然撑圈也可以选用其它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一次性灌肠器,倒入灌肠液时更方便,防止了灌肠液泄漏,节约了灌肠液,避免了环境污染,使操作省时省力。由于袋体上口为撑开式,可以直接在袋体内混和搅拌形成灌肠液,节省了在另外容器内搅拌灌肠液的步骤。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灌肠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上部为一软塑料袋体3,袋体3的上端有提手1,袋体3的下端连通引流管4,引流管4的另一端装有肛管接头7,引流管4上部连接滴壶5,引流管4下部卡有流量调节器6,袋体3的上口处设置弹性塑料撑圈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翠玲,未经赵翠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1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