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脉冲解堵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1476.4 | 申请日: | 200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29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曹正权;张建国;韩鹏;孙岩;高成元;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28/00 | 分类号: | E21B2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7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脉冲 控制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开发中油井解堵用的一种压力脉冲解堵控制器。
二、背景技术
振动采油技术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初起源于人们观察到地震引起附近油水井产量的明显变化,从而提出采用振动方法来提高油井产油量的采油方法。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国内外相继展开了振动采油机理的室内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根据所采用的激发振动的方式不同分别在声波、超声波、电液压脉冲、电磁、高能气体爆炸、水力振荡和人工地震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并先后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美国以超声波、声波和高能气体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前苏联则在人工地震、电液压脉冲、超声波和水力振荡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均有较大优势。国内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制相结合在数个不同方向取得可喜的进展,尤其在人工地震、水力振荡、高能气体、声波和超声波等领域在九十年代以后取得了一批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美国的振动采油装置多数以声波,超声波及机械振动为主。而俄罗斯除水力振荡之外的循环压力脉冲解堵装置则以井下振荡器实现压力脉冲,国内的低频振荡声波等均以井下振动实现解堵。而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井口控制,不用动管柱即可对处理层进行解堵处理。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脉冲解堵控制器,解决不动油井管柱,实现油井脉冲解堵的井口控制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上接头、壳体、中通球体、球体密封圈、转轴、转轴密封套、手柄和下接头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上下弧形球面与球体通孔的结合处对称设有两个环形密封座,密封座内镶嵌有外为直角内为弧形球状密封圈,在与转轴同轴心的球体下顶部,设有定位轴,定位轴插在对应的壳体凹孔内,球体悬贴在上下两道密封圈上。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扭矩小、开关灵活轻便。
2、满足了产生压力脉冲解堵的控制要求,保证了压力脉冲解堵工艺的实施。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上接头 2-壳体 3-中通球体 4-球体密封圈 5-转轴6-转轴密封套 7-手柄 A-局部放大表示符号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上接头、壳体、中通球体、球体密封圈、转轴、转轴密封套、手柄和下接头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上下弧形球面与球体通孔的结合处对称设有两个环形密封座,密封座内镶嵌有外为直角内为弧形球状密封圈,在与转轴同轴心的球体下顶部,设有定位轴,定位轴插在对应的壳体凹孔内,球体悬贴在上下两道密封圈上。
在应用时将上接头1、本体2、中通球体3、球体密封圈4、旋开轴杆5、轴杆密封套6、手柄7、下接头8顺序装配起来,上接头1通过一个三通与油井套管闸门相连接,下接头通过大气。三通的侧口连接高压压缩机等增能设备。在另一套管闸门出口连接压力监测与数据处理系统,当施工管路连好之后,关停抽油机于下死点,关闭油管闸门且打开套管闸门,关闭压力脉冲解堵控制器,启动高压压缩机向油套环空注入高压气体执行增能过程,当环空压力增至所要求值时,打开控制器,执行卸压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根据解堵要求的压力脉冲幅度灵活控制,增能过程和卸压过程的重复交替,从而激发环空内气柱和液柱产生交替换向的压力波动或水击现象,对近井地带堵塞层段施加波动处理作用,达到解除近井地层堵塞增加油水井产能之目的。由于该工艺技术可以不用起下油管柱即可实现对油水井的解堵作业,所以能够大幅度节省生产成本,减少对井场地面的污染,具有较好环保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未经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14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