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滚刀裁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1485.3 | 申请日: | 2006-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8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46 | 分类号: | B29D30/46;B26D1/45;B26D7/10;B26D7/26;B26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5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滚刀裁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橡胶轮胎的裁切装置,具体地是采用气缸驱动的热滚刀装置来裁切钢丝帘布,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轮胎是机动车辆的主要动作执行构件,轮胎加工质量是否能符合设计要求将直接决定机动车辆的安全性能。橡胶轮胎加工使用的钢丝帘布,是由钢丝及覆盖包裹钢丝的胶料所组成。在胶料中钢丝均匀地排列,并与帘布卷取方向呈90°的夹角,而且每一股钢丝由数根细钢丝组成。
现有钢丝帘布裁切工艺,通常使用冷刀裁切,即通过单纯的物理挤压过程将帘布裁断,但是往往会形成胶料断面呈弧形的裁切效果,对于后续的对接缝合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在工艺上是不合格的裁切产品。
而且由于上道加工工序的原因或是上料时采用纠偏的过程,最终会造成帘布中的钢丝发生倾斜或弯曲。虽然这种倾斜或弯曲并不是急剧地变化,但是仍会对裁切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使用冷刀进行裁切的过程中,刀体垂直于帘布进给方向运行,若发生上述问题则刀体势必会碰上钢丝而导致直接将胶料割透而露出钢丝,或者直接爬过钢丝而到了另外两根钢丝之间导致裁切不断的现象,则上述情况都是钢丝帘布裁切工艺所不允许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滚刀裁切装置,可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垂直气缸驱动热滚刀在帘布胶料表面上滚动,由刀体自身的热量将胶料分开,并且刀体在裁切过程中能够依靠受到的钢丝侧向挤靠作用力进行轴向移动,从而针对钢丝发生倾斜或弯曲的问题加以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在于,采用热刀滚动裁切技术,依靠刀体的热量将胶料分开以完成钢丝帘布的裁切,所裁断的胶料断面较为平整,更能符合后续轮胎成型工序的帘布加工要求。
设计目的还在于,实现刀体能够沿固定轴向方向进行自适应调节,消除驱动机构和连接架在侧向上施加于刀体的倾斜作用力,使得刀体依靠钢丝的侧向挤靠作用力沿着钢丝的轴向方向滚动裁切。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热滚刀裁切装置主要包括有:
一垂向设置的连接架,该连接架的侧部连接着驱动所述热滚刀裁切装置的传输机构,连接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连接着一直线导轨;
一驱动气缸,该驱动气缸连接在所述连接架的下方;
一具有下方开口部的刀架,该刀架固定连接在气缸的下方;
一固定轴,该固定轴横向地套接在刀架的两侧内壁之间;
一加热管,该加热管套接在所述固定轴的内腔,加热管向外连接有加热电源和控制装置;
一滚动刀体,该刀体套接在固定轴的外壁;
一传热套,该传热套套接在固定轴的外壁,传热套从两侧将所述刀体夹持固定在中间。
如上述结构的热滚刀裁切装置,所述的连接架提供垂向和横向的定位标准,传输机构带动整体热滚刀裁切装置沿直线导轨行走,并将其卡位在裁切工位,然后驱动气缸向下推出刀架至钢丝帘布的上方,此时刀体接触到胶料表面。
在整个裁切过程中,传输机构带动整体热滚刀裁切装置沿直线导轨行走,被加热的刀体接触到胶料,一边将胶料分开,同时又依靠胶料所提供的摩擦阻力使得刀体能够绕固定轴被动地进行轴向滚动。通过外连电源给加热管加热,并通过固定轴、传热套将热量均匀地传递给刀体,刀体在受热的前提下依靠其自身热量将胶料分开,从而完成热滚刀的裁切过程。
上述热滚刀裁切装置所连接的加热电源和控制装置,采用现有电热和控制技术,在此不再重复。
不同于现有采用的冷刀裁切,热滚刀裁切装置不再依靠单纯的物理挤压,而是在刀体被动地滚动的同时进行胶料熔断分开,因而裁切断面更为平整、光滑。
特别地,上述热滚刀裁切装置的连接架提供了垂向和横向行走的标准方向和间距。刀体在胶料表面滚动时,其行走方向能够顺着钢丝所提供的挤靠阻力,所以消除其他方向上存在的推力或阻力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些力主要来自于刀体本身的倾斜,即应当保持气缸推动刀体垂直地落到胶料表面,至少应使气缸压力在横向方向上的分力不足以影响钢丝迫使刀体向侧部行走。
为保证刀体滚动的方向能够与直线导轨的方向一致,在连接架的支撑板设置有一定位凸台,直线导轨挤靠固定在定位凸台一侧。则传输机构带动整体热滚刀裁切装置沿直线导轨行走时,刀体行走的轨迹与直线导轨相平行,刀体能够垂直地胶料表面进行裁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14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自发性气胸引流管
- 下一篇:一种PDA条码数据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