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刹车鼓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1756.5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75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孙延敏;杨建刚;战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州三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02 | 分类号: | B23B31/02;B23B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4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具体地讲,是一种刹车鼓夹具。适用于部分刹车鼓产品刹孔车削加工中的夹紧。
技术背景
在加工刹车鼓时的具体操作程序是:用专用模具进行刹孔的车削;为了保证刹孔与定位面的全跳动,采取的工艺是数控机床加工时后毂断面和刹孔留有加工余量;制作车削后毂端面的专用模具对其进行加工,以保证后毂断面与定位面平行度≤0.04mm;以刹车鼓的后毂断面为定位加工刹孔,以保证刹孔与定位面的全跳动。因为工件的后毂端面面积较大并且底薄,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热变形,且变形较大,现有模具很难保证后毂端面与定位面的平行度,每次加工的产品一次合格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颖结构的刹车鼓夹具,其夹持工件的后毂,并靠近后毂端面一侧,夹持部分不超过产品的底厚,解决刹孔椭圆的问题,提高产品的一次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刹车鼓夹具,包括卡爪,其特征是:在卡爪上安装有活块,在活块的夹紧位置安装六个顶尖。
在卡爪面向工件的侧面固定有定位件。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积极效果是:实现了工件的一次装夹,节约了生产工时;解决了刹孔椭圆的问题;产品的刹孔、定位面、定位孔的一次加工完成,避免了刹车鼓的全跳动超差,提高了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显示卡爪和活块形状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将活块2装置在卡盘的卡爪1上,将顶尖3装在活块2上,用顶尖3将工件5卡紧,并紧靠在定位件4外端。这样会将工件5牢固的装在卡爪1上,并且工件5的受力部分在靠近工件底面的一端,这样就避免了在加工工件刹孔时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州三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莱州三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17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