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色金属不燃布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1998.4 | 申请日: | 200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59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耿永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永德 |
主分类号: | B32B15/04 | 分类号: | B32B15/04;B32B18/00;E04B1/94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033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色金属 不燃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材料,是一种有色金属不燃布。
背景技术
由于火灾对人类的危害较大,所以防火是各领域必须采取的重要措施。已有防火材料较多,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仍未达到完全防火的目的,特别是各种防火需要的服装、隔墙及装饰材料等均无法达到遇明火不燃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色金属不燃布,它将纤维及绝热材料与金属结合,使其具有屏障火焰,耐高温达2600℃时不燃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有色金属不燃布,不燃布的横断面有纤维层或纤维材料与绝热材料混合层,在纤维层或纤维材料与绝热材料混合层表面和空隙内压入绝热材料,在压入绝热材料的纤维层或混合层或纤维材料与绝热材料混合层表面包覆有色金属层。有色金属层是有色金属离子层。有色金属层或有色金属离子层的厚度是3000A°-6500A°。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方法是:在纤维层或纤维材料与绝热材料混合层表面和空隙内压入绝热材料,在压入绝热材料的纤维层或混合层或纤维材料与绝热材料混合层表面溅射有色金属层。纤维层是以化纤、棉、麻、毛或其混合制作成的布。纤维材料与绝热材料混合层是纤维材料与绝热材料按重量比1∶0.1-0.6混合而成。在纤维层表面采用真空压强将绝热材料粉状物压入纤维表面和纤维之间的空隙内。溅射的有色金属层厚度是3000A°-6500A°。溅射的有色金属层厚度是3000A°-6500A°。将化纤原料在空气氧化炉中加热至220℃-290℃,停留3-12分钟,再在4-5分钟内加热至250℃-270℃之后在20-35分钟内加热至400℃--850℃,降至室温后织成化纤布,在化纤布表面采用真空压强将绝热材料粉状物压入化纤表面和化纤之间的空隙内,在压入绝热材料的化纤层表面溅射有色金属层。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它彻底改变了现有防火的阻燃观念,使其达到了遇明火产生不燃的效果,有色金属层能屏障火焰,有色金属层耐高温可达2600℃左右,绝热层耐高温达2600℃左右。本实用新型不燃布柔韧性好,易于加工,可做劳保服装、窗帘、床上用品、帐篷等,广泛应用于军工、民用、建筑等领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A-A剖
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不燃布的横断面图,图中所示的横断面有纤维层1,该纤维层1也可以是纤维材料与绝热材料的混合层,纤维材料是指纤维原料拉成的丝,纤维材料与绝热材料按重量比1∶0.1-0.6混合,其目的是将绝热材料采用真空压强压到丝线上,以进一步收缩纤维羽毛。在纤维层1表面和纤维之间的空隙压入绝热材料2,或者在纤维材料与绝热材料混合层表面和空隙内压入绝热材料,在压入绝热材料的纤维层1或在纤维材料与绝热材料混合层表面包覆有色金属层3,例如:可在压入绝热材料的纤维层表面包覆有色金属层;在压入绝热材料的纤维材料与绝热材料混合层表面包覆有色金属层;在纤维材料与绝热材料的混合层表面包覆有色金属层。有色金属层3是有色金属离子层,有色金属层可以采用耐高温的钼、镍、锰等有色金属材料制作,绝热材料可以是氧化锆、氧化硼等公知的所有可以用于绝热的材料。本实用新型所述纤维层是化纤布、棉、麻、毛及其混合布,例如:不燃布的横断面有纤维层,纤维层是已织成的化纤布、棉布、麻布、毛布或纤维与棉的混合布、化纤与麻的混合布、化纤与毛的混合布或化纤、棉、麻及毛的混合布,本实用新型产品横断面上所示的绝热层2是在纤维层1表面压入绝热材料形成的。绝热材料可以在纤维层1表面形成绝热层2,也可以压入到纤维层1的表面和空隙内,与纤维层的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绝热层2也可以是压入在纤维材料与绝热材料混合层的表而和空隙内。绝热层2可以是氧化锆或氧化硼等所有绝热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产品横断面上所示的有色金属层3是在压入绝热材料的纤维层或纤维材料与绝热材料混合层表面包覆的有色金属层3,所述有色金属层是有色金属离子层,其厚度是3000A°--6500A°,优选5000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永德,未经耿永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19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