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晕布袋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2080.1 | 申请日: | 200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40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邱一希;赖仲文;廖斌;张高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卫东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国兴 |
地址: | 3640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晕 布袋除尘器 | ||
所属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器,尤其涉及一种由壳体、进气口、布袋、烟道、灰斗和出气口组成的电晕布袋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公开了这样一种布袋除尘器,其结构特点是:由壳体、进气口、布袋、烟道、灰斗和出气口组成,烟道设置在壳体内,在壳体内的烟道两侧设置有数个布袋,灰斗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含有粉尘的烟气从进气口进入烟道逐渐往下,经过灰斗上方进入烟道两侧的布袋进行除尘处理,经处理后的烟气从出气口排出,但采用这种结构后,当含有粉尘的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时,较大颗粒的粉尘直接落入灰斗,而较小颗粒的粉尘易粘附在布袋表面,形成较密的粉尘层,使除尘器的压差迅速上升,从而引起处理风量下降和易产生布袋受损,清灰时,较不易脱落,从而影响除尘效率和缩短了布袋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机关报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除尘效率和延长布袋使用寿命的电晕布袋除尘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壳体、进气口、布袋、烟道、灰斗和出气口组成,烟道设置在壳体内,在壳体内的烟道两侧设置有数个布袋,灰斗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在烟道内设置在数根与负高压电源连接的电晕线。
电晕线由钢丝绳、拉簧和开口拉环组成,钢丝绳的一端通过开口拉环与壳体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通过拉簧与壳体连接。
电晕线由芒刺和电晕杆组成,数个芒刺按一定距离排列并固定在电晕杆上。
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在烟道内设置有数根电晕线,当含有粉尘的烟气经过电晕线构成的高压电场时,粉尘被电晕线荷电,粉尘颗粒较大的直接落入灰斗,而粉尘颗粒较小的被吸附在布袋上,经实测表明,由于粉尘已被荷电并带有相同电荷,因此彼此相斥,使粉尘在布袋表面形成质地疏松的粉尘层,易于气流通过,从而降低除尘器压差,确保通风的稳定性,使布袋的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晕布袋除尘器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晕布袋除尘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左剖视示意图。
图中:1、出气口,2、拉簧,3、布袋,4、烟道,5、电晕线,6、钢丝绳,7、壳体,8、开口拉环,9、灰斗,10、进气口,11、芒刺,12、电晕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电晕布袋除尘器,由壳体(7)、进气口(10)、布袋(3)、烟道(4)、灰斗(9)和出气口(1)组成,烟道(4)设置在壳体(7)内,在壳体(7)内的烟道(4)两侧设置有数个布袋(3),灰斗(9)设置在壳体(7)的下部,在烟道(4)内设置有数根与负高压电源连接的电晕线(5);电晕线(5)由钢丝绳(6),拉簧(2)和开口拉环(8)组成,钢丝绳(6)的一端通过开口拉环(8)与壳体(7)连接;钢丝绳(6)的另一端通过开口拉簧(2)与壳体(7)连接;图2所示另一种实施方式,电晕线(5)由芒刺(11)和电晕杆(12)组成,数个芒刺(11)按一定距离排列并固定在电晕杆(12)上。
当电晕布袋除尘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含有粉尘的烟气从进气口(10)进入烟道(4),经已设置在烟道(4)的电晕线(5)电荷后,进入设置在壳体(7)的烟道(4)两侧的布袋(3),这时,烟气中的粉尘已被电荷成带相同电荷的粉尘颗粒,较大的粉尘颗粒直接落入灰斗(9)中,而较小的粉尘颗粒吸附在布袋(3)上,由于粉尘颗粒带有相同的电荷,根据同性相斥原理,它们之间将保持一定的间距,在布袋(3)表面形成质地疏松的粉尘层,能使布袋(3)保持较好的透气性。经处理后的烟气从出气口(1)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卫东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卫东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2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