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零残留滴定管式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2572.0 | 申请日: | 200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49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铜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昕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左一平 |
地址: | 20161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残留 滴定管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静脉输液装置,尤其是一种输液器。
背景技术
公知的静脉输液器通常由穿刺针、输液导管、开关夹、药液转移筒、滴管、流量调节器、输液针等组成。输液时,需要病人及医护人员观察输液情况,以免在输液即将完成时,将空气输入到病人血管中,从而造成医疗事故。目前,有的设计在药液转移筒内设置了关闭阀。在药液快滴完时,关闭阀自动关闭,使输液停止,以防空气进入病人血管。但是,这种带有关闭阀的静脉输液器在输液完成时,药液在药液转移筒内有部分残留,不能完全输入人体,从而造成输入剂量不准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精确输液剂量时,难以满足需要。此外,现有的带有关闭阀的静脉输液器由于其关闭阀在药液中的漂浮范围过大,容易出现在药液快滴完时关闭阀不能准确地落到关闭位置的问题,从而无法可靠地实现安全输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精确计量输入药液剂量的静脉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实现关闭阀自动关闭从而防止药液输完后空气进入病人血管的静脉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零残留滴定管式输液器,包括药液转移筒、设置在药液转移筒内的关闭阀、设置在药液转移筒下方的滴斗以及与药液转移筒和滴斗相连通的输液导管,其中,在药液转移筒上标有计量药液剂量的刻度;在药液转移筒的下端设有一下盖,该下盖设有与滴斗相连通并可容纳上述关闭阀的凹槽;当关闭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关闭阀落在凹槽内,关闭阀的上表面低于上述凹槽的槽口的上表面。
上述零残留滴定管式输液器,其中,输液器还包括一镂空的保护罩,该保护罩固定在下盖的凹槽中;关闭阀设置在保护罩内。
上述零残留滴定管式输液器,其中,保护罩包括一座体;下盖的凹槽为阶梯状凹槽;上述座体固定在该阶梯状凹槽的台阶上,并与台阶的形状相匹配;座体的上表面低于阶梯状凹槽的槽口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在药液转移筒的下端设置了一个具有凹槽的下盖,使得输液结束后,残留的药液全部都流入凹槽内,在药液转移筒的零刻度线以上实现了药液的零残留,从而能确保精确地计量输入药液的剂量;此外,在保护罩的限制下,输液完成时,关闭阀自动、准确地落入凹槽,将药液转移筒密封,避免了空气进入病人血管而引发医疗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零残留滴定管式输液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零残留滴定管式输液器的药液转移筒、保护罩、关闭阀、下盖及滴斗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P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关闭阀处于上浮状态;
图4是图1的P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关闭阀处于关闭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零残留滴定管式输液器,它主要包括穿刺针1、输液导管2、开关夹3、药液转移筒4、滴斗5、滴管座6、滴管7、流量调节器8、鲁尔接头9、加药件10。其中,在所述药液转移筒上标有计量药液剂量的刻度;在药液转移筒的顶端设有加药件41和排气阀42,在药液转移筒4的下端设有一个下盖45,在下盖45上固定有一个镂空的保护罩46,在保护罩46内设有一个关闭阀48;滴斗5套接在下盖45的下端。图2更加清楚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器的药液转移筒、保护罩、关闭阀、下盖及滴斗。关闭阀48为一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圆形膜片,其比重小于水,当在药液转移筒4内加入药液时,它能够在药液中浮起来,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昕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美昕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2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口火筒式加热炉
- 下一篇:一种筒型聚酯滤料过滤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