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动螺旋升降式塑料截止阀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4564.X | 申请日: | 200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39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杜汝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汝益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3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5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螺旋 升降 塑料 截止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路阀门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差动螺 旋升降式塑料截止阀。
背景技术
就发明人所知,目前仍大量使用的阀门,大多以铸铁和钢材为原 料制成,公知的问题是容易锈蚀。也有一些是用不锈钢或有色金属为 材料制作的阀门,公知的问题是价格很高。发明创造一种以塑料代替 金属为材料的阀门,就能解决以上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好多人做了大 量探索,但是塑料为原料制作的启闭件容易产生脱落和损坏现象的问 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既能防止锈蚀又 可使阀门成本降低又不易损坏寿命长的差动螺旋升降式塑料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差动螺旋升降式塑料截止阀是通过改变 阀门结构和改善启闭件受力状况的途径,来适应塑料件强度低的特点 的。结构包括阀体(1)、阀杆(3)、阀盖(6)和手动启闭差动螺母(7), 其特征在于:手动启闭差动螺母(7)有一个左旋内螺纹和一个右旋内 螺纹。把它的右旋内螺纹与阀盖(6)上端的右旋外螺纹旋接起来,阀 杆(3)带着套装在其上的密封垫(2)和O型圈(5)从阀盖(6)内 孔中穿过,然后把它上端的左旋外螺纹与手动启闭差动螺母(7)的左 旋内螺纹旋接起来,调整好手动启闭差动螺母(7)、阀盖(6)及阀杆 (3)三者的相互位置后,使阀杆(3)上的键槽对准阀盖上的键销孔、 再把键销(4)插入阀盖(6)上的键销孔内,然后把带有阀杆(3)和 手动启闭差动螺母(7)及键销(4)等零件的阀盖(6)与阀体(1) 连接起来。最后把封盖(8)盖在手动启闭螺母(7)上,以起防尘保 护和美观作用。其工作原理是流体进入阀体后,形成流向与阀杆关闭 方向一致的情形,密封垫受流体自封力作用,关闭省力且容易密封。 因为阀杆做成了活塞式件,那么阀盖内孔就相当于活塞缸体。启闭时 阀杆沿着阀盖孔壁上下移动,阀杆与阀盖间的密封用两道O形密封圈。 密封垫与O形密封圈的直径比可取1∶1或稍大些,这样,在关闭时和 关闭后阀杆轴向受力都很小,开启力也很小。同时,阀杆(3)、手动 启闭差动螺母(7)与阀盖(6)三者间形成一套差动螺旋机构,拧动 手动启闭差动螺母(7)时,阀杆(3)被键销(4)拨住不转动,沿着 键销(4)直上直下,阀杆受扭转力很小,密封垫不受扭转力,所以减 小了损坏的可能。差动螺旋升降还有一个优点是,手动启闭差动螺母 拧动一周,阀杆移动距离等于左右两螺纹螺距之和,达到了启闭快捷 的效果。这种结构的阀门损坏可能有三种,一种是密封件磨损,但因 为是光滑磨擦,所以不容易磨损。再一种是螺纹脱扣,由于拧动部分 均采用较大螺距螺纹,所以也不容易脱扣,第三种可能是把阀杆拉断, 但是要拉断阀杆需用很大用力,所以可能性也很小。由于采用了以上 三条措施,为采用不锈、质轻、美观价廉、工艺性能好等良好性能但 强度较低的材料——塑料创造了条件,从而能创造一种既能防止锈蚀, 又可降低阀门成本,启闭灵活快捷、不易损坏寿命长的阀门。
附图说明:
图为差动螺旋升降式塑料截止阀结构。
图中:1、阀体 2、密封垫 3、阀杆 4、键销
5、O形密封圈 6、阀盖 7手动启闭差动螺母
8、封盖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差动螺旋升降式塑料截止阀是设一个有倾斜角的控 制口的三通阀体(1),控制口的开关靠阀杆(3)带着套装在其下端的 密封垫(2)上下移动实现的。阀杆中段套制O形密封圈(5),用以实 现阀杆和阀盖(6)的密封,下部有一键槽,上端有一左旋外螺纹与手 动启闭差动螺母(7)的左旋内螺纹配合。手动启闭差动螺母(7)下 部的右旋内螺纹与阀盖(6)上部的右旋外螺纹旋接。阀盖(6)下部 有一键销孔,用于放置键销(4)、阀盖(6)与阀体(1)连接。封盖 (8)盖在手动启闭差动螺母(7)上。顺时针方向旋动手动启闭差动 螺母,实现阀门关闭,逆时针方向旋动手动差动螺母,阀门实现开启。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一般阀门制造企业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汝益,未经杜汝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45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