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尔夫球杆头的结合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0620165609.5 | 申请日: | 200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85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尚融;邱世平;陈裕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安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53/04 | 分类号: | A63B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尔夫球杆 结合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的结合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凸缘与切槽相互挤压变形以形成紧密卡制关系,并利用挡阶封闭接合面缺口,而使打击面板与杆头本体结合成一球杆头的结合构造。
背景技术
一般高尔夫球杆头的杆头本体与击球面板多半会利用压钛技术进行结合,会在杆头本体与击球面板相对应的端面上分别布设相对应至少一凸缘与至少一凹槽,并利用凸缘与凹槽因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变形来实现球杆头与击球面板之间的紧密配合关系以形成一体。但此方法在凸缘与凹槽的形状与位置设计不佳时,易使凸缘与击球面板在挤压时双双变形,而打击面会局限于一平面并会使轻量化或配重效果有所局限且弹性效应不佳,且有效打击区域也相对较小,因此有些人员会利用侧向扣合结构方式来结合杆头本体与击球面板。
请参考图1,其为利用侧向扣合结构方式来结合杆头本体与击球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包含有一击球面板110与一杆头本体120,其击球面板110为杯状且内侧边、开口邻近处环设有至少一卡制凸缘111,而杆头本体120朝向该击球面板110的端面设置一卡制部,且卡制部在与卡制凸缘111相对应位置上开设有至少一环形切槽121,再将卡制凸缘111与环形切槽121相互对位后,加压击球面板110以将卡制凸缘111卡制于环形切槽121中,使击球面板110以侧向扣合结构方式与杆头本体120相互结合成一球杆头。
但此方式有下列无法避免的缺点,就是卡制凸缘与环形切槽形状设计不佳、对应位置设计有误、对击球面板加压的力量不均匀或制作的材质本体抗压力较高,很容易就会使击球面板与杆头本体无法卡制得十分紧密,其接合面会产生一接口缝隙,使得击球面板与杆头本体的结合强度十分有限,还可能因外力而使击球面板自杆头本体上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的结合构造,可简易、迅速及准确的使打击面板与球杆头紧密结合为一体,并能有效控制打击面板的有效打击区域的范围,且易于轻量化或配重块工艺流程的进行,以及防止击球面板与杆头本体之间的接合面产生接口缝隙,进而提升打击面板与球杆头之间的结合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的结合构造,适用于将独立的两组合件组合形成一球杆头,其结合构造包含有一面板与一本体,其面板具有一环形扣合部,环形扣合部以环绕方式开设有至少一扣合槽,而本体设置有一夹槽部,其夹槽部由至少一环形挡阶与至少一环形抵合块所组成,环形挡阶与环形抵合块形成容置环形扣合部的一容置槽,且夹槽部顶端还配置有至少一凸缘,组装时,将环形扣合部与容置槽相互对应,再对面板施加压力以朝本体挤压,此时凸缘因与面板相抵合,并会受压朝向扣合槽方向变形成卡制部,借此卡制于扣合槽内,环形挡阶则是抵合环形扣合部,以辅助环形扣合部准确置入容置槽并与容置槽相互贴合。
此外,当凸缘配置于环形抵合块朝向面板的端面时,若环形抵合块的设置位置对应环形扣合部的内侧边,则扣合槽对应凸缘位置以设置于环形扣合部的内侧边,而环形挡阶则设置于环形扣合部的外侧边,然而,若环形抵合块的设置位置对应环形扣合部的外侧边,则扣合槽对应凸缘位置以设置于环形扣合部的外侧边,而环形挡阶则设置于环形扣合部的内侧边;其次,若凸缘同时设置于环形挡阶与环形抵合块朝向面板的端面时,扣合槽则同时设置于环形扣合部的内侧边与外侧边;再有,扣合槽的横断面为孔径较窄的梯形且开口朝向环形抵合块,而凸缘设置于环形抵合块朝向面板的端面上;再有,凸缘可以连续或着是以等距或非等距的间续方式环设于夹槽部上,而扣合槽则对应凸缘以连续或以等距或非等距的间续方式环设于环形扣合部上;此外,扣合槽为横断面形状呈矩形、弧形、正V字形或梯形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打击面可随意设计且延伸至杆头本体外侧边以增加有效打击区域;其次,打击面板可利用钛合金进行轻量化以利于进行配重;再有,仅需将打击面板与杆头本体接合并将塑性凸缘压入切槽并进行外型压平工艺,无需繁杂的工艺流程即可使成品有所提升;再有,利用环形挡阶与环形扣合部相互抵合以使面板与本体可紧密接合,借以避免接合面产生接口缝隙。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施压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合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安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安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56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铆接气动钉枪击针
- 下一篇:一种手轮驱动固定球高温二通结构焊接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