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支护金属编织网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5837.2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3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溥玉山;王铁;徐忠和;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铁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9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金属 织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网。它具体涉及一种矿用支护金属编织网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煤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煤矿的开采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没有很好的防护措施很容易造成事故。以往矿井巷道受地质条件影响的破碎带地段及煤层分离开采做假顶大多采用菱形金属网,塑料编织网,菱形金属网与塑料编织网等。这些编制网均采用机织的方法,先生产出金属钢丝与塑料条,然后再编织成菱形金属网与塑料网,该类产品由于其自身性能,强度的原因,在对松软,破碎及顶板压力大条件下巷道支护时易垂网,强度低,影响工程质量。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克服原来使用菱形金属网或塑料网等支护中存在的易松散,易垂网,强度低影响工程质量缺陷的矿用支护金属编织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前述的普通结构防护网存在的在对松软,破碎及顶板压力大条件下巷道支护时易垂网,强度低,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及更加适用于煤层分层开采工作面做假顶、及水利、公路等工程护坡加固的需要特提出本方案--矿用支护金属编织网,它使用钢筋编织网具有性能稳定,受力均匀,强度高,承压性好等优点,联网时不会被撕网,使巷道不返修,可降低二次维修巷道成本投入。
按如上构思,本方案所提出的矿用支护金属编织网,是由多根横向金属条与多根纵向金属条构成,其特征是每根横向金属条和纵向金属条的表面为凹凸表面,横向金属条与纵向金属条上下交错编织,构成上下相接呈凹凸面网格结构;在凹凸面网格上构成矩形或等边形形状的网孔,在横向金属条和纵向金属条的交点处设有焊接接点固定连接。
上述所说的横向金属条与纵向金属条在整体上呈波浪状或螺纹状。
上述所说的横向金属条与纵向金属条之间是成等距离(成比例)交叉排列。
上述所说的横向金属条与纵向金属条的截面均可呈圆形、方形、椭圆形、矩形中的一种。
上述所说的金属条可以为钢筋、铁丝、扁铁中的一种。
采用本方案能体现如下的优越性:(1)、使用钢筋编织网具有性能稳定,受力均匀,强度高,承压性好。(2)、连网时不会被撕网,使巷道不返修,可降低二次维修巷道成本投入。(3)、应用该网支护可加快掘巷速度,提高掘进循环进尺。(4)、提高巷道的整体支护能力,保证矿井巷道施工质量,提高安全度,进一步改善现场作业环境。(5)是煤矿护顶,护帮做假顶的理想材料,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横向金属条,(2)为纵向金属条,(3)为凹凸面网格,(4)为网孔,(5)为焊接接点。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一种矿用支护金属编织网,是由多根横向金属条(1)与多根纵向金属条(2)构成,其特征是每根横向金属条(1)和纵向金属条(2)的表面为凹凸表面,横向金属条(1)与纵向金属条(2)上下交错编织,构成上下相接呈凹凸面网格(3)结构;在凹凸面网格(3)上构成矩形或等边形形状的网孔(4),在横向金属条(1)和纵向金属条(2)的交点处设有焊接接点(5)固定连接。
上述所说的横向金属条(1)与纵向金属条(2)在整体上呈波浪状或螺纹状。
上述所说的横向金属条(1)与纵向金属条(2)之间是成等距离(成比例)交叉排列。
上述所说的横向金属条(1)与纵向金属条(2)的截面均可呈圆形、方形、椭圆形、矩形中的一种。
上述所说的金属条可以为钢筋、铁丝、扁铁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铁,未经王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58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