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装于自行车架管端的无螺栓束紧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5849.5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22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颜育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镒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39/00 | 分类号: | B62J39/00;B62K21/12;B62J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赵海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自行 车架 螺栓 束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组装于自行车架结构,特别是组装于自行车架管端的无螺栓束紧结构。
背景技术
有关在自行车车架的前叉竖管、坐管端等处中所要组装如车把手、坐垫配件时,其不外还要由其它组件来将之结合,如在前叉竖管A与车把手B的组装形态(如图1),由一呈横置的一字形的衔接座C分别在前方焊结有一半圆凹弧体C1与在后方焊结一圆夹束体C2,其中在该半圆凹弧体C1的周边制有螺纹孔C11,再由一呈相对造型的一半圆凹弧夹体D来包夹车把手B,而螺栓E1则穿经该半圆凹弧夹体D周边的贯穿孔D1后锁螺于半圆凹弧体C1的螺纹孔C11中形成紧贴;而在衔接座C后方所焊结的一圆夹束体C2,在该圆夹束体C2一位置中设有剖沟C21,并在该剖沟C21的两旁各别焊设有数个凸部C22,并在凸部C22上制成圆穿孔及螺纹孔,使其供前叉竖管A穿置在该圆夹束体C2内壁中,之后再由螺栓E2锁紧包夹住。然而以前上方式要做结合时通常都会由数螺栓E1、E2的螺合操作以锁紧结合定位住,但使用螺栓E1、E2,便需在组件制作时先行预设好孔位,且在刚初制完成后再予钻设好预定尺寸的螺纹孔C11、贯穿孔D1;同时又在衔接座C的前方焊结一半圆凹弧体C1与在后方焊结一圆夹束体C2,且还要在该圆夹束体C2一位置中设有剖沟C21,并在该剖沟C21的两旁各别焊设有数个凸部C22,并在凸部C22上制成圆穿孔及螺纹孔等等众多的加工制造流程、步骤;如此的细节制程乃导致整个配件的成本增加外,还得考量到当设计有螺孔时与否会造成在受力时的应力影响,亦即螺合的位置是否有足够的承受性,否则当在骑乘时万一发生断裂时,反而会造成无法补救的意外危险,因此,业者无不潜心发开出更具安全性的结构设计,以降低甚至减除所可能面临的伤害。
因此,申请人遂针对以上的情形研究,终于开发出本创作案,进而提出专利的申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于自行车架管端的无螺栓束紧结构,以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缺陷,以达到不用螺栓即可将之做迫紧组装作用的束紧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装于自行车架管端的无螺栓束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束紧本体上具有贯穿孔,并在贯穿孔旁具有一段用以供一呈中空状的螺帽转体的内螺纹相螺合的外螺纹,一具有中空孔的夹套,套置在本体上螺帽转体的外侧,该夹套中空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凹弧槽。
其中,该在夹套中空孔两侧所设的两呈相对位置的凹弧槽,贴触在所述自行车架管管面上。
其中,该螺帽转体的表面上具有一用以便于通过工具将螺帽转体螺合转动操作的插孔。
其中,该束紧本体组装在自行车前叉竖管端中。
其中,该束紧本体组装在自行车坐管端中。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一种组装于自行车架管端的无螺栓束紧结构,当束紧本体的贯穿孔组装套置于管端后,藉由螺帽转体的往外螺合转动时,亦促使夹套往管面紧密贴触着,如此以为达到不用螺栓即可将的做迫紧组装作用的束紧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组装于自行车架管端的无螺栓束紧结构,当束紧本体受到螺帽转体往外螺合转动时,乃致使该夹套的两凹弧槽遂往管面呈紧密贴触的拘束作用,如此具有更佳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组装于自行车架管端的无螺栓束紧结构,当束紧本体组装在前叉竖管、坐管后,通过一辅助工具置于螺帽转体表面的插孔中,更方便于将螺帽转体做螺合转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习式构造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于前叉竖管时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于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于组装后做调整时的图示。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形态的立体分解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形态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装于坐管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敬请配合参阅图2-A、B的详细说明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镒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镒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58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体
- 下一篇:手握式波纹管打口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