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完全卷收的缆线收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6201.X | 申请日: | 200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51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郭进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进昌 |
主分类号: | H01R11/11 | 分类号: | H01R11/11;H01R13/72;B65H7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完全 缆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缆线收合装置,其指一种借由卡掣件及控制件的配合,使缆线可随意拉伸至所需的长度,并暂时固定所在位置上,而欲收合时,仅需透过按压控制件,即可使卡掣件移动,使该缆线迅速一次完全卷收的结构者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收线盒,主要设有一盒体,该盒体上设有一可旋转的线轴,在盒体上盖合有一透明的盒盖,此种装置构造在使用时,虽可借助转动线轴,使线不断缠绕在线轴上,达到收线的目的,只是使用时,不但必须先将盒盖打开,而且因线轴周缘呈平直状,并无任何可以作为挡靠线圈的装置,故当线缠绕的圈数过多时,则常会发生线由线轴上滑脱出去的情况,更为不便使用的情况是,该收线盒上的线向外拉伸的长度,无法随使用者的需要而调整,更无法停留在所需固定的位置上,使用上非常不便。
为改进上述缺点,请参照图1、1A、1B所示,又出现了另一种缆线收合结构,其设有一壳体,该壳体中枢设有一转盘,该转盘中设有涡形弹簧,该转盘中绕设有缆线,该缆线一端或二端可接设连接件,另,该转盘上设有一沟槽,该沟槽上设有一卡掣件,该卡掣件一端枢设在壳体上,且该沟槽邻近处分别设有斜向导槽,借由卡掣件的移动,及斜向导槽的配合,使缆线拉出一定距离长度时,可产生阶段性的逆止卡掣作用,而暂时固定在所在位置(如图1A所示),反之,则可将缆线进一步拉伸,解除卡掣作用,使缆线自动卷回(如图1B所示)。
此种装置构造,虽可使缆线自动回收,但是,若不小心碰触到缆线,缆线也会自动回收,在使用上不尽理想。
再者,另有一种缆线收合装置,主要借由按压突出的控制钮,才能使缆线收回,如此,虽可避免缆线自动收回的缺点,但为使缆线收回,却须一直按压控制钮,才能使缆线完全收回,如果停止按压控制钮,则缆线也随之停止回卷的动作,在使用上也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使用者需要调整缆线向外拉伸的长度,并能一次完全卷收的缆线收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控制件自动回位的一次完全卷收的缆线收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一次完全卷收的缆线收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有一壳体,该壳体由第一、二外壳组合而成,其中,第二外壳上设有活动的卡掣件,该卡掣件的一端设有凸体,借由该卡掣件在斜向导槽中的移动,产生阶段性的逆止卡掣,暂时固定缆线在所在位置;一控制件,枢设在壳体中,该控制件一端凸露在壳体外,另一端与卡掣件呈对立状,该控制件压靠卡掣件,改变卡掣件位置,使卡掣件的凸体脱离限制,使在转盘外的缆线卷收回到转盘上;一转盘,枢设在壳体中,该转盘表面环设有斜向导槽及弧形缺槽;一涡形弹簧,容置在转盘中;一缆线,绕设在转盘周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完全卷收的缆线收合装置,其上设有壳体,该壳体中枢设有转盘,该转盘中设有涡形弹簧,且该转盘中绕设有缆线,该缆线一端或二端可接设连接件,另,该转盘表面环设有斜向导槽及弧形缺槽,其上设有一卡掣件,该卡掣件一端枢设在壳体上,借由卡掣件的移动,及斜向导槽的配合,使缆线拉出一定距离长度时,可产生阶段性的逆止卡掣作用,而暂时固定在所在位置,再者,该壳体上设有控制件,该控制件一端突出壳体外,另一端与卡掣件呈对立状,如此一来,仅需按压控制件,使控制件压靠在卡掣件上,而使卡掣件改变位置,即可使卡掣件的凸体脱离限制,而使在转盘外的缆线卷收回到转盘上,不但使用简单,而且在卷收上更是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完全卷收的缆线收合装置,其控制件上设有复位弹簧,使控制件脱离按压时,可借由复位弹簧的作用,回复到原来位置上,便于再次进行完全卷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缆线收合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A:为现有缆线收合装置产生卡挚作用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缆线收合装置解除卡挚作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缆线向外拉的立体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缆线卷回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掣件及控制件组装于转盘表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件未碰触到卡掣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件抵触到卡掣件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进昌,未经郭进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6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尾板承载平台控制机构
- 下一篇:滑动门自动关闭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