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分体外机的冷凝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6323.9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65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楚人震;阳必飞;吕福俊;陈青;汤保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学强 |
地址: | 26610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体外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分体外机的冷凝器。
背景技术
空调分体外机的冷凝器用于散发空调制冷产生的热量。空调制冷产生的、具有较高温度的气体在冷凝器内流动,空调分体外机上的风扇转动将风吸入机内,与冷凝器充分热交换后排出,使冷凝器内的热气降温,到达冷却的效果。
参见图1,为现有空调分体外机的冷凝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工作时,风扇高速转动,风沿B方向进入空调分体外机,与冷凝器11进行热交换后,由A向排出机内。由于冷凝器11为横向“L”形(见图2),其水平部分111可充分与流经机体的风进行热交换,到达冷却的目的。但是,因为空调分体外机均装配轴流风扇,风沿图1箭头方向(轴向)流动,这样就使分体外机C向吸风极小,冷凝器11的弯折部分112没有充足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导致冷凝器11的折弯部分112热交换差,发挥不出系统的应有的能力,造成系统能源浪费,利用率低下。
冷凝器11因具有弯折结构,其尺寸固定不可变,使安装有冷凝器11的空调分体外机内部系统结构固定,冷却能力也难以调节,与之匹配的分体外机壳体的大小、形状也固定,不同冷却能力的分体外机内部系统需配置不同的分体外机壳体,因此,冷凝器11的适配能力较差。
为克服冷凝器11的上述不足,有的空调分体外机采用“C”或横向“ㄇ”形的冷凝器,避免冷凝器11弯折部分难以参与热交换的不足,提高系统的热交换效率。
但是,“C”或横向“ㄇ”形的冷凝器,仍具有不同程度的弯折结构,其弯折部分仍不能充分参与热交换,其热交换效率仍偏低。并且同样存在冷凝器尺寸固定不可变,适配能力差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分机外机的冷凝器,该冷凝器可充分参与热交换,提高空调系统热交换效率,并且其长度可自由调整,适配能力强。
本使用新型一种空调分体外机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为两直排结构。
优选的,所述两直排中一直排设置在靠近分体外机风扇位置,该直排长度可调。
优选的,所述两直排中一直排设置在分体外机壳体上,该直排长度固定。
优选的,所述直排的俯视截面为“一”形。
优选的,所述两直排通过发卡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直排由发卡管、散热片及弯头组成。
优选的,所述发卡管直径可为5毫米。
优选的,所述发卡管直径可为7毫米。
优选的,所述发卡管直径可为9.52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空调分体外机的冷凝器采用两直排结构,直排结构可使冷凝器与分体外机的风扇能够更好的配合,使冷凝器整体充分参与热交换,相对于其它结构的冷凝器,可提高分体外机的利用率达30%以上。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空调分体外机的冷凝器两直排中,一直排长度可调,这样可以通过调整该直排的长度,进而调节冷凝器的制冷能力,适合不同空调分体外机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空调分体外机的冷凝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现有空调分体外机的冷凝器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分体外机的冷凝器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分体外机的冷凝器结构俯视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分体外机的冷凝器一直排结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分体外机的冷凝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分体外机的冷凝器工作过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核心思想空调分体外机的冷凝器采用两直排结构,直排结构可使冷凝器与分体外机的风扇能够更好的配合,使冷凝器整体充分参与热交换;并且两直排中一直排长度可调,通过调整该直排的长度,可调节冷凝器的制冷能力,适合不同空调分体外机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分体外机的冷凝器包括两个直排结构,两直排通过发卡管导通。两直排中一直排的长度固定,另一直排长度可调。长度固定的直排固定安装在分体外机的壳体上(见图3),紧贴分体外机壳体上的透风窗,其面积与透风窗的面积相当(也可扩展到大型空调外机的应用上),风被吸入分体外机内时,风沿轴向流动,首先与该直排充分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大大提高空调系统的热交换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63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