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库沉泥排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6483.3 | 申请日: | 200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1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雅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雅辉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县归***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库 排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泥排放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水库沉泥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为储备与供给民生用水,许多国家都会通过在水源上游盖设水库的方式来储积大量的水。但是水库在使用多年后,自岸边被带入水库中的泥沙会逐渐在水底沉积,进而产生严重的淤泥沉积问题,造成水库淤积而影响水库的蓄水量,甚至影响设置于水库中的相关设备的使用,影响甚巨。因此,目前许多国家都积极设法解决淤泥沉积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将水库中的沉泥快速且方便的排出,目前采用的方式大都是于水库中放置打捞船,利用打捞船中的真空泵等抽泥设备将沉泥抽出水库外,但是因打捞船与抽泥设备价格昂贵,且需大量燃料,除了不环保外,打捞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方便实用且成本低的水库沉泥排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水库沉泥排放装置,适用于连通设置在一座水坝的内、外侧且可被一个中控装置控制动作,并包含一个排泥管、一个加水机构及一个阀门机构。该排泥管包括一个设置于水坝内外侧的中空的主管体,及至少一个与主管体连通而可供水坝内侧的水底沉泥进入主管体的吸泥开口,该主管体具有一个延伸入水坝内侧的水面下并与吸泥开口连通的吸引段,及一个延伸出水坝外侧且末端开口位置恒较该吸泥开口低而可供来自吸引段的泥水排出的排出段。该加水机构是与主管体连通并可被中控装置控制启动而将排出段注满水。该阀门机构是密盖该排出段末端开口地设置于主管体上,并可被中控装置开启而使注满于排出段中的水排出而于吸引段中产生将沉泥与水吸入至排出段排出的虹吸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库沉泥排放装置,该吸引段具有一个靠抵于水底沉泥上的平摆部,该排泥管包括多个吸泥开口,且还包括多个连通突设于平摆部上的中空的吸泥支管,而吸泥开口是分别位于吸泥支管末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库沉泥排放装置,吸泥开口是分别呈往下朝向沉泥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库沉泥排放装置,该排出段具有一个与吸引段连通的主体部、多个分别与主体部连通地自主体部末端往外延伸而内径小于主体部的分流支部,及一个连通于分流支部末端并供泥水排出的汇流部,该阀门机构是封闭分流支部地组装于排出段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库沉泥排放装置,该阀门机构具有多个分别用以封闭分流支部且可被同步开启地设置于分流支部上的阀门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库沉泥排放装置,还包含一个设置于主管体的吸引段的平摆部上并悬浮于水面且用以改变该平摆部位于水面下的深度的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库沉泥排放装置,该定位机构包括一个漂浮于水面上的浮体,及一个固定于浮体与吸引段的平摆部间的挠性的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库沉泥排放装置,该定位机构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浮体上的卷收器,且该连接件是可被卷收器卷收与释放地设置于该卷收器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库沉泥排放装置,还包含一个可用以阻断主管体内部泥水的流动地设置于主管体上的止流阀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库沉泥排放装置,该排泥管的主管体是跨设于水坝顶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库沉泥排放装置,该排泥管的主管体是贯穿设置于水坝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库沉泥排放装置,通过排泥管中产生的虹吸作用进行吸泥与排泥的方法,可在不用打捞船与抽泥泵的情况下,快速将水库沉泥的排除,相当环保且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库沉泥排放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组装于一座水库的水坝上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一个主管体的吸引段的平摆部俯视图;
图3是图1沿线III-III的剖视图;
图4是该实施例执行沉泥排放时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类似图1的剖面图,说明主管体的一个排出段中填满水时的状态;
图6是该实施例的排泥管设置于水坝上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水库沉泥排放装置的实施例适用于设置在一座水库2的水坝21上,并可被水坝管理单位中央控制室的远端中控装置(图未示)控制动作。该水库沉泥排放装置包含一个跨设于水坝21上的中空排泥管3、分别设置于排泥管3上的一个阀门机构4、一个加水机构5与一个止流阀机构6、一个设置于排泥管3上且悬浮于水库2内的水面20上的定位机构7,及多个分别设置于排泥管3上的多孔性过滤器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雅辉,未经张雅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64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