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缝纫机倒缝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6551.6 | 申请日: | 200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26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吕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湘 |
主分类号: | D05B69/00 | 分类号: | D05B69/00;D05B27/00;D05B33/00;D05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之波 |
地址: | 5145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纫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与缝纫机倒缝装置有关,尤其是指8BH缝纫机倒缝装置中的缝目调整机构的零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缝纫机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工具,已被广泛应用到制衣、制袋及辅料等工业领域,目前,现有的8BH缝纫机的倒缝装置的缝目调整机构零部件中,缝目调整滑块一端的螺孔固定连接有一根缝目调整杆以及依次螺纹连接在杆上的缝目调整导块、送料调整器及倒针扳手,它通过用手压倒针扳手转动一定角度带动缝目调整滑块旋转一定角度来实现缝纫机的倒缝。该种装置结构的不足在于,倒缝时在压下倒针扳手后手就一直要按住不放才能保证倒缝继续,手若一松开,倒缝就变为顺缝,这就给操作带来不便,因为倒缝往往出现在一个工件的最后工序,一个新的工件马上就要替换上,在这时操作人员的一只手要按住倒针扳手,另一只手要按住所缝的工件,从而就难于腾出手来拿新的工件来替代快缝完的工件,所以只能停下机子来完成接替工作。这样就要拖延工时,降低生产效率。另外,电动或气动带动缝纫机转动时,虽然不用手压倒针扳手,但倒针扳手会跟着缝目调整滑块一起快速上下连动,很容易划伤操作人员引起工伤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既可以用手压倒针扳手来实现倒缝,又可以在用电动或气动带缝纫机转动倒缝时倒针扳手不会上下滑动,从而避免因倒针扳手滑动划伤操作人员事故的发生的一种8BH缝纫机倒缝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缝纫机倒缝装置,8BH缝纫机的缝目调整机构零部件,包括上轴套管组和送料杆组,上轴套管组分别为;上轴套管与套在其内并用螺丝固定的衬套组成,送料杆组分别为;缝目调整滑块、缝目调整座、送料杆、送料杆连接环及送料偏心轮组成,它们依次分布在同一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一端有一倒缝分离器套在其上活动连接。
更优的是:
所述的倒缝分离器上至少开设有一个与衬套相匹配的套孔。
所述的倒缝分离器一端上设有带一弯折的倒角压块。
所述的倒角压块的倒角弯折部最佳角度为60-120度之间。
所述的倒角压块上开设有螺孔与缝目调整杆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后,由于倒缝分离器上开设了一个与衬套相匹配的套孔,将其套在衬套一端上,把倒角压块上开设的螺孔与缝目调整杆螺纹连接,倒角压块与缝目调整滑块凹一端配合活动接触连接,这样在同一机上根据工作的需要操作人员既可以采用手压倒针扳手来实现倒缝,也可以采用电动或气动来实现倒缝的目的,而且倒针扳手不会上下滑动,一物两用,提高工作效率,也使得结构更为紧凑、组装也非常方便,避免因倒针扳手快速滑动划伤操作人员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同轴上的上轴套管、衬套、倒缝分离器、缝目调整滑块、连接与倒缝分离器的缝目调整杆及其上的配件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倒缝分离器与缝目调整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倒缝分离器内侧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轴套管 2.衬套 3.倒缝分离器 4.缝目调整滑块 5.缝目调整杆 6.缝目调整导块 7.送料调整器 8.倒针扳手 9.倒角压块10.缝目调整滑块的凹部 11.套孔 12.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湘,未经吕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65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