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加强金属管的缠绕管板带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6593.X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32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旭东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065700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加强 金属管 缠绕 管板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管板带结构,特别是一种具有加强金属管的缠绕管板带结构,其能够缠绕成管道可应用于排水、农田灌溉等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通常使用的板带普遍具有环刚度不过关、抗冲击力差等缺陷。为此,已出现带有加强筋的板带结构,但由于板带本身材料特性所限,其缠绕成管道后环刚度仍然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集多年本行业经验,设计出一种具有加强金属管的缠绕管板带,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加强金属管的缠绕管板带,以增加板带缠绕成管道后的环刚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加强金属管的缠绕管板带,其包括一缠绕管板带,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至少一根金属管;所述的缠绕管板带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槽;每根金属管卡设在一个开口槽内定位。
较佳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附加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金属管是圆管;所述的开口槽底部设有与金属管形状相吻合的圆弧状接合部,所述的开口槽开口处设有一对卡合突起,所述的卡合突起之间的距离小于金属管的直径;所述的金属管与开口槽的接合部紧密结合。
所述的金属管是方管;所述的开口槽底部设有与金属管形状相吻合的方形接合部,所述的开口槽开口处设有一对卡合突起,所述的卡合突起之间的距离小于金属管的宽度;所述的金属管与开口槽的接合部紧密结合。
所述的金属管是钢管。
所述的缠绕管板带的内表面采用平面设计。
所述的缠绕管板带设有葫芦扣与葫芦扣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具有金属管,其缠绕成管状后的环刚度增强,可以达到国际相关技术要求;
2、本实用新型具有金属管,在满足同样的环刚度的条件下,缠绕管板带的用料可以减小,相对降低了成本;
3、本实用新型具有金属管,抗冲击能力得到提高,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2-缠绕管板带;21-内表面;22-外表面;231-葫芦扣;232-葫芦扣接口;24-开口槽;241-结合部;242-卡合突起;3-金属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较佳实施例结合图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与功效,以使审查员能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是一具有加强金属管的缠绕管板带,其由缠绕管板带2与一金属管3组成,呈长条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剖视图,如图所示,所述的缠绕管板带2的内表面21采用平面设计,缠绕管板带2两侧分别设有葫芦扣231与葫芦扣接口232,以供多个缠绕管板带2横向结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特点在于:
所述的金属管3是圆管;在缠绕管板带2的外表面22设有一开口槽24,所述的开口槽24底侧是一圆弧状的结合部241,而所述的开口槽24的开口侧设有一对卡合突起242,所述的结合部241的直径等于金属管3的直径,而所述的卡合突起242之间的距离小于金属管3的直径。如此,金属管3卡设在所述的开口槽24的结合部242内定位,所述的金属管3与开口槽24的结合部242的形状吻合并且紧密结合,可以增大两者的结合面积,使整体受力均匀。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管3与缠绕管板带2同时弯曲,其缠绕成管道后可以显著增加产品的环刚度。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剖视图,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的金属管3是方管;所述的开口槽24的结合部242也是方形,与金属管3的形状吻合,所述的卡合突起242之间的距离小于金属管3宽度。
在以上实施例中,上述金属管3最好采用钢管,其形状也可以是梯形,三角形。在以上实施例中,金属管3与开口槽24的数目都是一个,在实际实施中,也可以是采用两对或者两对以上的金属管3与开口槽24,其实施方式差别不大,达成目的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旭东,未经王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65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书笔专用的磁性书写板
- 下一篇:双排管式上梁可伸缩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