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管磁化电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7299.0 | 申请日: | 200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94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永涛 |
主分类号: | H05B3/46 | 分类号: | H05B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200山东省莱阳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化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加热芯,以及由该加热芯和磁铁组成的单管式加热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办公和家庭生活中,经常采用管式加热器来烧开水,由于现在煤、燃气资源紧缺,且价格高,而使用电更为经济,所以单管式加热器成为普通使用的日用品。
如公开一下内容的专利,专利号99202401,专利名称为新型单管电热水器,其所使用的加热芯是采用一种十字云母架结构,电热丝绕缠在两片呈十字形的云母片的锯齿之间,电热丝末端纵向穿过十字云母架的中心并与电源丝连接;最终,整体的十字云母架结构的加热芯被放置在一不锈钢加热管内,并从上下两端进行封堵。
如上所述的现有十字云母架型加热芯,其存在以下明显的缺陷:
1上述结构方案中电热丝绕缠在两片云母的锯齿之间,云母板材轻软而易变形,会导致电热丝易接触到加热管的内壁而使得加热管带电,从而构成安全隐患。
2采用十字云母架结构,电热丝末端必须纵向地穿过十字云母架的中心;当通电使用时,位于中心的电热丝所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出来,长时间使用后,中心电热丝极易老化,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3所采用的十字形云母架,其结构复杂,加工时间长,生产成本较高。
4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是单管加热器中的加热芯,其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使用缺陷和安全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金属片支架加热结构,螺旋状电热丝穿过位于金属片两侧的透明石英玻璃管,,同时对石英玻璃管和金属片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实现与加热管更好的绝缘,电热丝产生的热量易于散发且加热管受热均匀,安全系数高。
所述的加热芯,其主要具有:
两根相同粗长的透明石英玻璃管和一块金属片,在金属片的下端设有一倒V型缺口;螺旋状电热丝顺序穿过对称设置在金属片两侧的石英玻璃管内部,,该电热丝的两端分别位于石英玻璃管的上端并分别连接有一电源丝;两根石英玻璃管由固定丝固定在中间的金属片上。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单管磁化加热器,其由上述加热芯、圆形磁铁及不锈钢管组成,圆形磁铁放置在不锈钢单管的底部,用于使水在加热的同时被磁化。
将上述结构的加热芯,及磁铁安装到不锈钢单管内部,并加工成单管磁化加热器的工艺流程如下所述:
取一根底部密封的不锈钢单管,先放入一个圆形的磁铁,加石膏或水泥固定隔离,再放入上述结构的加热芯在不锈钢单管内,然后向管内填充一定量的石英沙至填满为止,此时加热芯被夹持在不锈钢单管的中心部位,磁铁在底部;
将加热芯上端的两根电源丝分别贯穿一皮堵,并将皮堵封闭上述不锈钢单管;
将不锈钢单管贯穿一带有插头线的塑料盖体;并将电源丝与插头线连接。
将上述工艺流程加工的单管磁化电加热器,在通电后加热芯的电热丝带电并向外部散发出热量,热量经过透明石英玻璃管传至石英沙,再到不锈钢单管内壁、外壁,直至传导到水中,以实现对不锈钢单管周围水体的持续加热。
两根透明石英玻璃管中间夹持的金属片起着固定支撑和导热作用,使不锈钢单管导热更均匀。
上述金属片下端开设一倒V口,不与电热丝、电源丝接触,因而不会形成电路短路。
磁铁安装在不锈钢单管底部,用石膏或水泥固定隔离,与电热丝不会产生吸力和接触,不会形成漏电。
另外,上述加热芯的透明石英玻璃管可采取多种结构固定;透明石英玻璃管中间夹持的金属片可采用代替材料;
一种方案采用两根相同粗长的透明石英玻璃管,把金属片夹持在中间,再用固定丝分上下两个方位,缠绕金属片两侧的透明石英玻璃管,进行限位固定。
固定丝可采用金属丝捆扎,缠绕透明石英玻璃管的固定丝并不与电热丝接触,因而在使用时不会引起电路短路。
另一种方案是透明石英玻璃管中间的夹持物改用云母板片,云母板片长出透明石英玻璃管两端各少许,以备电热丝穿过云母板下端倒V口,把电热丝的上端与电源丝捆扎后余出的两根电热丝头,分别挂住固定在云母板片的顶端两侧,这样云母板片起到了支撑和固定透明石英玻璃管及绝缘作用。就无需用固定丝对透明石英玻璃管进行捆扎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器,其优点较为明显的是:
1、所述单管加热器的加热芯的螺旋状电热丝,穿过对称设置在金属片或云母片两侧的透明石英玻璃管,,因而可彻底实现与不锈钢单管的绝缘;
2、所述电热丝的缠绕结构和方式,使得产生的热量易于散发出去,热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永涛,未经吴永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72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分合路的一拖多光纤直放站
- 下一篇:IPTV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