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颌骨骨折复位牵引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7333.4 | 申请日: | 200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12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俊海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8000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颌骨 骨折 复位 牵引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颌骨骨折复位牵引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采用小型钛板切开内固定也被称为“坚强内固定”,已成为临床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主要方法。其目的是使骨折固定稳定,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及在骨折间施加一定的轴向压力,使骨折线对合紧密。手术时先将钛板用螺钉固定在断骨的一端,然后用人工将断骨复位。按钛板上的螺钉孔在另一端的断骨上打孔拧入螺钉,将断骨固定。因肌肉群的牵拉作用,人工复位比较困难。后打孔的断骨打孔后不能有任何移动,否则螺钉将无法拧入。人工为断骨定位稳定性极差。常因为在准备螺钉时钛板孔和骨孔错位使螺钉的拧入十分困难。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断骨的愈合带来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人工复位困难、人工定位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颌骨骨折复位牵引器。手术时本实用新型只需旋转一个小手轮便可以使断骨复位,且复位后断骨定位稳定,不会出现移位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颌骨骨折复位牵引器,其特点是颌骨骨折复位牵引器有一个弹性U形架,在U形架的对称轴上安装一根螺杆,螺杆上安装一个螺旋手轮,螺杆上铰接两根拉杆,两根拉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U形架的两个臂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在采用“坚强内固定”方法进行颌骨骨折治疗手术时,牵引复位方便、省力。且复位后断骨定位稳定,不会出现移位现象。使螺钉的拧入十分容易。手术时间缩短,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为断骨的快速愈合起到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的主视图,附图2是实施例的俯视图,附图3是实施例的应用示图;
图中:1-螺旋手轮,2-螺杆,3-U形架,4-螺杆铰轴,5-拉杆,6-U形架铰轴,7-牵引臂,8-遮挡架,9-下颌骨,10-牵引螺钉,11-骨折线,12-钛板,13-固定螺钉;
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螺旋手轮1安装在螺杆2上,螺杆2穿在U形架3顶端的孔内,螺杆2的另一端的孔内穿入螺杆铰轴4同两根拉杆5铰接,两根拉杆5的另一端通过U形架铰轴6分别与U形架3的两个臂铰接,牵引臂7和遮挡架8与U形架3联成一体,当向U形架3的方向转动螺旋手轮1时,螺杆2拉动两根拉杆5,两根拉杆5向内拉动U形架3的两个臂带动牵引臂7和遮挡架8向内收拢。向相反方向转动螺旋手轮1时,两根拉杆5被放松,在U形架3的弹力作用下其两个臂带动牵引臂7和遮挡架8向外打开。应用情况如图3所示,手术时将骨折处软组织剥离露出下颌骨9,将钛板12用固定螺钉13固定在一端断骨上,其中一个固定螺钉13拧入2/3留出一段用来挂牵引臂7,在另一端断骨的稍远处牵引方向上打孔拧入牵引螺钉10并留出1/3,然后将牵引臂7按最方便的角度分别挂在骨折线11两端的螺钉上,用遮挡架8将剥离的软组织挡在牵引臂7外,向内旋转螺旋手轮1实施牵引至骨折线11对严。按钛板12上的螺钉位置打孔并拧入固定螺钉13。最后向外旋转螺旋手轮1放松牵引臂7将其取下,将拧入2/3的固定螺钉13拧紧,拧下牵引螺钉10,缝合软组织,手术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俊海,未经王俊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73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