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气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7528.9 | 申请日: | 200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57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德宽 |
主分类号: | G08B21/14 | 分类号: | G08B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汇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雅军;高云瑞 |
地址: | 10220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器,尤其涉及一种煤气报警器,属于报警装置类。。
背景技术
人类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数年来的政策改革,技术革新都是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而进行的。人生在世,终有一死,但是,非正常死亡,一直困扰着我们这个和谐的社会。尤其是每年入冬以后,因使用煤火炉取暖安全措施不当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身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另外,一些矿井、宾馆也存在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的隐患。国家、政府、机关为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安全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目前也有各种煤气报警装置面市。但是,现有煤气报警装置多数存在如电路结构复杂、集成化程度不高、耗电量大、可靠性差等缺陷和不足,因此其使用受到一定局限,至今未被广泛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当需要警戒的范围内的一氧化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即发出声光报警来提醒该范围内的人们采取措施的煤气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包括用于检测一氧化碳浓度的气敏传感器、用于信号比较和放大处理的信号处理装置、用于报警指示的音响报警装置和给整个煤气报警器提供电源的电源电路,另外它还包括脉冲发生驱动装置,与所述的气敏传感器连接,用于提供气敏传感器的清洗和待机状态时所需的电压;还包括发光指示装置,与所述的脉冲发生驱动装置和信号处理装置连接,用于在正常待机状态下和报警状态下的发光显示。
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限制门电路、信号放大器电路和音响触发器电路,用于设定一氧化碳浓度报警的阀值并与气敏传感器比较后的信号放大,将放大后的信号提供给音响触发电路。
所述的脉冲发生驱动装置包括:触发器电路、与触发器电路连接的延时器电路、分别与延时器电路连接的脉冲发生器和驱动器电路,用于提供报警器在待机和工作状态下的工作电压和脉冲信号。
所述的音响报警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音响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煤气报警器在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两只并联连接的三端稳压器,从而提高了电源工作的可靠性。尤其是,本实用新型的煤气报警器在所述的延时器电路和脉冲发生器采用了556集成定时器,提高了集成化程度,简化了报警器的结构,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煤气报警器的有益效果在于,工作可靠,灵敏度高,结构简单,耗电少,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煤气报警器的原理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煤气报警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煤气报警器的原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检测一氧化碳浓度的气敏传感器1、用于信号比较和放大处理的信号处理装置2、用于报警指示的音响报警装置3和给整个煤气报警器提供电源的电源电路4;还包括脉冲发生驱动装置5,该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气敏传感器1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提供气敏传感器1的清洗和待机状态时所需的电压;还包括发光指示装置6,与所述的脉冲发生驱动装置5和信号处理装置2连接,用于在正常待机状态下和报警状态下的发光显示。
信号处理装置2包括依次连接的限制门电路7、信号放大器电路8和音响触发器电路9,用于设定一氧化碳浓度报警的阀值并与气敏传感器1比较后的信号放大,将放大后的信号提供给音响触发电路9。
脉冲发生驱动装置5包括触发器电路10、延时器电路11、脉冲发生器12和驱动器电路13,其中,触发器电路10与延时器电路11连接,延时器电路11分别与脉冲发生器12和驱动器电路13连接,用于提供报警器在待机和工作状态下的工作电压和脉冲信号。
音响报警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音响发生器14、功率放大器15和扬声器16。
使用中,通过触发器电路10使延时器电路11工作,待延时器电路11使驱动器电路13给气敏传感器1预热后,启动脉冲发生器电路12再驱动气敏传感器1进入清洗和工作的间歇待机状态。当气敏传感器1检测到有一氧化碳气体并达到限制门电路7的控制门限时,启动信号放大器8打开音响触发器电路9,使音响发生器14及功率放大器15电路工作,使扬声器16发出报警声,同时启动发光指示装置6。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煤气报警器的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德宽,未经陈德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75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网络系统及传感器网络系统的数据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去胡椒皮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