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空气中有害气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移动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7592.7 | 申请日: | 200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36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卢俊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1 | 分类号: | H04M1/21;G01N1/22;G01N9/00;H04Q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徐金国 |
地址: | 100022北京市朝阳区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空气 有害 气体 可吸入颗粒物 浓度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试空气中有害气体和/或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各大公司推出的手机中有用于测试血液中酒精浓度的手机,主要是利用在手机里面增加一个能够分析酒精浓度的化学气体分析器,同时,在手机的侧面开设一个小的进气口,要进行测试的气体通过该进气口进入手机。
通常,终端用户通过手机上的软件模块测试血液中酒精浓度。在进入手机的酒精浓度测试界面中,软件调用手机气体分析器,终端用户对着开设于手机侧面的进气口吹气,气体分析器接收进气口吹送的气体,并对该气体进行分析,并在手机显示屏显示分析的结果。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
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包括各种颗粒物、细菌、病毒附着的悬浮颗粒、悬浮灰尘、香烟烟雾等等。这类颗粒物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上、下呼吸道,尤其是直径小于2.5μm的细颗粒物(PM2.5),到达肺部沉积,甚至通过肺泡,进入人体血液。此外,细颗粒物容易富集重金属、酸性氧化物、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等),是细菌、病毒和真菌的常见载体。
当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数量增多,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增大时,人们的生命健康将会面临很大威胁,如果能方便快捷地获知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情况,则可采取迅捷的自救/保护措施,从而避免严重的伤害,然而目前尚未发现如何利用移动终端来测试空气中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浓度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测试空气中有害气体和/或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移动终端,用于向终端用户提供有关周围环境空气中气体的大概情况,从而进行大概报警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1、一种用于测试空气中有害气体/可吸入颗粒的移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及与其连接的显示器、存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采集装置、与所述气体采集装置分别连接的有害气体传感器、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传感器;
所述有害气体传感器接收并感测所述气体采集装置得到的气体,将产生的第一信号送至所述中央处理器;
所述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传感器接收并感测所述气体采集装置得到的气体,将产生的第二信号送至所述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处理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并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对应的处理结果。
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存储器设置有一用于处理所述第一信号的有害气体监测模块。
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有害气体传感器通过导线或插头、插座方式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外部。
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存储器设置有一用于处理所述第二信号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监测模块。
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传感器通过导线或插头、插座方式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外部。
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处理结果包括有害气体名称、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大小及报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扩展移动终端手机的功能,通过该测试功能,移动终端用户实时获知周围环境的气体的大概情况,从而能够据此做出大概的预警检测。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内部结构示意图,该结构包括:气体采集装置10、有害气体传感器11、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传感器12、中央处理器40,以及与中央处理器40相连接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存储器31、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身份模块)存储器32、闪存(FLASH)33以及显示器50,FLASH 33中还设置有害气体监测模块21及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监测模块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75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交车站台自动报站装置
- 下一篇:找规律演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