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木工排钻的送料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7826.8 | 申请日: | 200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76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锦辉 |
主分类号: | B27C3/04 | 分类号: | B27C3/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尹秀峰 |
地址: | 528322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工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工机械,尤其是一种木工排钻的送料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木工排钻的送料传动装置,其结构一般包括安装基板、电机、变速箱和第二带轮,变速箱的输入端与电机相接,其输出端上设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相连。上述结构的送料传动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第一、二带轮之间的传动带上没有设置张紧装置,在选用传动带时,传动带不能根据使用要求精确调紧,导致传动带过松,影响两带轮之间的传动关系;2)、当送料机构需要手工调试时,受传动带的张紧力影响,其阻力大,工作人员需要花费较大的力度,才能调试第二带轮上的传动轴,大大地增加了劳动的强度,影响其调试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在传动带上设置可逆张紧装置,便于手工调试,以及能够精确调紧传动带的木工排钻的送料传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一种木工排钻的送料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基板、电机、变速箱和第二带轮,变速箱的输入端与电机相接,其输出端上设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设置传动带相连,安装基板上还设置有可逆张紧机构,所述可逆张紧机构包括张紧摆臂和气缸,张紧摆臂上设置有与安装基板相铰接的支点,相对所述支点一则的张紧摆臂一端设有抵压传动带的滚轮,气缸的伸缩杆与张紧摆臂相抵。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所述支点设置在张紧摆臂重心的下方,提高张紧摆臂的自由摆度,便于气缸伸缩杆对张紧摆臂的推动作用。
所述张紧摆臂的一侧开有卡槽,卡槽内设有销轴,气缸伸缩杆伸入卡槽内并通过销轴固定在卡槽内;有利于提高气缸推动张紧摆臂的力度,使张紧摆臂的滚轮更好地紧贴传动带。
所述销轴设置在张紧摆臂重心的上方,即气缸伸缩杆对张紧摆臂的作用点设置在张紧摆臂的上部,使张紧摆臂的滚轮紧贴传动带的效果更佳。
所述气缸上相对伸缩杆的另一端设有轴孔,轴孔与安装基板之间设置有安装轴连接,气缸伸缩杆推动张紧摆臂时,有一定的空间摆度,使气缸更好地推动张紧摆臂。
所述气缸的伸缩杆垂直于传动带,进一步提高了张紧摆臂的滚轮与传动带之间的紧贴度。
所述可逆张紧机构设置在传动带的外侧,其设置合理,便于拆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传动带上增设可逆张紧装置,在选用传动带时,可根据使用要求,利用张紧装置精确调试传动带与两带轮之间的张紧度,克服传动带过松,影响两带轮之间的传动关系的缺陷;
2)、当送料机构需要手工调试时,气缸的伸缩杆缩回,张紧摆臂上的滚轮开始与传动带相离,可以轻易地将传动带取出,便于人工调试,因此,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调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张紧摆臂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工调试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木工排钻的送料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机体上的安装基板44、电机1、变速箱2和第二带轮41,变速箱2的输入端与电机1相接,其输出端上设有第一带轮40,第一带轮40与第二带轮41之间设置传动带42相连,安装基板44上还设置有可逆张紧机构5,所述可逆张紧机构5包括张紧摆臂50和气缸51,张紧摆臂50上设置有与安装基板44相铰接的支点7,支点7设置在张紧摆臂50重心的下方,相对所述支点7一则的张紧摆臂一端设有抵压传动带42的滚轮500,气缸51的伸缩杆510与张紧摆臂50相抵。
上述张紧摆臂50的一侧开有卡槽6,卡槽6内设有销轴501,气缸伸缩杆510伸入卡槽6内并通过销轴501固定在卡槽6内。其中,销轴501设置在张紧摆臂50重心的上方。
所述气缸51上相对伸缩杆510的另一端设有轴孔502,轴孔502与安装基板44之间设置有安装轴503连接。
所述气缸的伸缩杆510垂直于传动带42。可逆张紧机构5设置在传动带42的外侧。
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当送料机构需要手工调试时,气缸的伸缩杆510缩回,张紧摆臂50上的滚轮500开始与传动带42相离,可以轻易地将传动带42取出,便于人工调试第二带轮41上的传动轴3,因此,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调试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锦辉,未经黄锦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7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嵌式油缸驱动移动工作台结构
- 下一篇:日光灯镇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