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跟踪太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7990.9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6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专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红专 |
主分类号: | F24J2/38 | 分类号: | F24J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07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跟踪 太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跟踪太阳装置。
背景技术
要高效率利用太阳能就得使聚吸光体的法线对准太阳,即是使聚吸光体的法线平行于太阳的直射光线;由于地球既在黄道平面上绕太阳公转,形成赤纬角在±23°27′之间变化;且地球绕地轴自转,形成太阳时角每天在±180°之间变化,每小时相当于旋转15°,所以要使聚吸光体缓慢旋转使其法线时刻对准太阳才能高效率利用太阳能。申请号为03113205.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型防风自动跟踪太阳采光装置,其方案要点是:赤纬角跟踪:电机通过减速带动螺母丝杆、或液压缸的顶杆通过移动副衔接框架;太阳时角跟踪:两个电机通过减速驱动转轴,通过链轮、带轮、过渡齿轮同步驱动聚光模块即聚吸光体;其结构简洁,适用于大型太阳能聚光设备,但由于其聚光模块要以每小时转15°角的速度转动、或其框架要以每半年转23°27′角的速度转动跟踪太阳,而电机的转速是每分钟一千多转,显然其减速装置较为复杂、即转速比较大;其用液压缸驱动框架:液压缸力大、但要准确控制其行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链轮、带轮传动连接为软性连接、其传动准确性相对刚性连接要差,过渡齿轮传动的传动链太长、传动误差大;其链轮、带轮、过渡齿轮同步驱动装置没有说明是否有保护罩,如没有则:阳光直接照射存在热胀冷缩问题、和雨淋容易生锈、及容易粘尘、加快装置的磨损。申请号为94119393.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跟踪器装置,其方案要点是:两个汽/液压缸直接推动丝杆使螺母旋转驱动聚吸光体,方案简单,但其为轴向施力、造成或因螺旋自锁螺母不动,或因阻力大、效率非常低,且也存在其行程难于准确控制。申请号为89221656.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势能可控驱动的太阳光跟踪装置,其方案要点是:弹性力或重力驱动聚吸光体转动、光电控制电磁铁棘瓜及动齿片释阻,其方案简单,但其动齿片只能向左转动,聚吸光体如何反转自动复位?且风力较大时聚吸光体容易摆动。申请号为9121114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校差式太阳灶自动跟踪装置,其方案要点是:水平(即太阳时角?)跟踪机构由带宽齿牙的电磁铁与固定齿轨啮合;纵向(即赤纬角?)跟踪由电机带动锥齿、锥齿与螺母连体、螺母带动丝杠、摇臂从而驱动太阳灶体;其方案的特征与本申请的特征最为相似,但本人不清楚其水平跟踪是如何实现对太阳的跟踪,其纵向跟踪采用电机驱动,电机是非间歇式转动且转速大,其锥齿传动减速比小,故其跟踪精确度要比本申请的螺杆棘轮器方案稍差。申请号为03262564.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拨式赤纬自动跟踪器,其方案要点是:拨杆拨动摇柄从而拨动双向单传器的底座齿轮,从而驱动螺母齿轮接而驱动不转动的螺杆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聚吸光体转动;其冬夏换季转向的构思非常新颖,但1、螺杆不转动则与其旋合的螺母必须转动,而其复位弹簧连接于赤纬支架,螺母如何转动?2、冬夏换季转向要求安装时要非常精确计算和调整摇柄的受拨角,且有时不完全可靠;3、冬夏换季拨杆如何使双向单传器换向、没有全面详细说明。申请号为200520079018.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横排太阳能集热管的可调反射器,其方案要点是:主轴通过连杆将同一排多个反射器连接一起推动;其节省了众多跟踪器,但显然没有考虑阳光直接照射其主轴存在热胀冷缩会影响各反射器角度的问题;从摘要附图中得知:其主轴套接于支架上,主轴只能前后滑动、而不能上下运动,因此带来两个问题:1、其主轴铰接连杆没有说明,如主轴与连杆是焊接、则其反射器不能转动;2、其主轴如是铰接连杆,则其反射器也只能小角度转动。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动链短、结构简单可靠,跟踪角度精确、特别适用于聚光比较大的聚焦式反射镜和塔式太阳能锅炉反射镜,适用范围广,具有抗风力影响跟踪角度功能,其平行连杆具有防热胀冷缩的自动跟踪太阳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红专,未经陈红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79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