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雪车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8225.9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4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宝清 |
主分类号: | E01H5/07 | 分类号: | E01H5/07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141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雪车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雪装置,特别是一种机械除雪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目前道路机械除雪主要采用推雪铲、铲车来进行,缺点是不仪雪除不净,需使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除雪剂,还易伤路面。现在虽然有些除雪车可以将雪除净,但也仅能将雪扫向路边及人行路上。
中国实用新型CN00206179.1提出的道路除雪机,采用圆盘式切割刀将雪切成条状,再用螺旋刮雪器将雪刮起,经推雪板推进螺旋翼式挤压机,挤出坯块,使雪体积变小。这种道路除雪机的螺旋刮雪器与推雪板无法将雪除净,仍需除雪剂,但无法将雪装车运车。
中国实用新型CN200320111825.8提出一种扫雪车,提出用清扫刷将雪扫起,并用鼓风机将雪吸到车上拉走。这种扫雪车对于未经压实的薄雪有效,但对压实的冰雪、硬雪以及厚雪、大块雪无法适用,并且需另加发动机来带动功率较大的鼓风机,因此不仅用途不广且浪费能源。
三、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雪车,这种除雪车能够将道路上的积雪、冰雪、硬雪除掉,且不伤路面,还能将雪缩小体积后自动随车运走,节省能源,人力物力,用途广泛。
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除雪车,包括机动车、除雪装置、传动装置、输送机、挤压机,机动车的中间或前面安装除雪装置,机动车上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传动装置为输送机和挤压机提供动力;其特征在于:输送机安装在机动车的一侧,输送机的上端设在机动车货厢上方,与输送机对应的位置设有装雪斗;输送通道上对应设有挤压机,除雪装置和输送机的一侧设有挡雪板,在机动车与挡雪板之间设有撮雪器。
所述的除雪装置安装有除雪刷并与机动车的动力端相连。
所述的除雪装置为可向左右倾斜的推雪铲。
所述的装雪斗为长方形有底无盖的容器式箱体,它以四周围绕输送机底部的方式设在输送机底端的下面。
所述的装雪斗为两边向上弯曲,一端有堵且上面无盖的撮子形,它位于输送机上端下面,无堵一端位于挤压机或机动车货厢上面。
所述的挡雪板后部弯曲与机动车货厢及输送机相连,挡雪板前部与撮雪器、机动车相连,下端接近地面的弯曲状挡雪板。
所述的挡雪板为前后部分为两段的平板,前部与撮雪器相连,并通过机动车一侧设置的液压升降装置与撮雪器、挡雪板前部相连;挡雪板前部底端与地面平行并接近地面,后部与机动车货厢及输送机相连,后部底端与输送机底端平行。
所述输送机为安装有撮雪板或撮雪斗的带式输送机。
所述输送机为带式输送机,该带式输送机上端下面为装雪斗,装雪斗无堵一端位于挤压机上部,输送机下端位于撮雪器后端下面。
所述的除雪装置安装在机动车前面,在撮雪器后端下面至挤压机上部设有一个带式输送机。
3、优点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的除雪车只能除刚下来的没有被踏实的雪,而对被压实或踩硬后的雪却不同直接清除并运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除雪车,其结构是将机动车、除雪装置、传动装置、输送机、挤压机并加上装雪斗、挡雪板、撮雪器等有机组合后,可以很好的将道路上的积雪,冰雪、硬雪除掉并在缩小体积后自动装上车随车运走。采用这样的除雪车由于除雪装置能将雪处理到车的一侧,经挡雪板挡下不至飞向人行路,随机动车向前运动,撮雪器自动将雪撮起送到输送机一端上面或装雪斗内或挤压机内,再输送到货厢上方挤压机内或经挤压后输送到货厢内,随除雪车运走,因此这种除雪车不用铲车装雪,不会伤害路面。采用这种除雪车不用在机动车上另加动力,装雪不用铲车、人,用自带的除雪器输送机,将雪挤压大大缩小体积后自动装车运走,不需其它更多车辆运雪,因此可以节省大量能源、人力和物力。采用这种除雪车,由于完全采用机械进行除雪,不用除雪剂,杜绝了环境污染。由于不使用除雪剂,雪未经污染,因此可以将雪运走后用于农田或江河、湖泊中,不仅解决了城市、道路积雪问题,还解决了农田、江河、湖泊中水源问题。采用这种除雪车,可以使用装有扫雪器的除雪车在下雪量小时或雪边下时边除雪,防止雪被压实成硬雪、冰雪或积累成厚雪,这样改变了人们等雪停后除雪的习惯。当雪下大时或雪停时,积雪厚,可先装带有推雪铲的除雪车,然后再用装有扫雪器的除雪车,两车配合使用即可将雪除净,因此这种除雪车用途十分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宝清,未经王宝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82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管连接插座结构改良
- 下一篇:新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