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埋栖性双壳贝类生物沉积作用的现场测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8650.8 | 申请日: | 200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13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毅;杨红生;周兴;王晓宇;刘鹰;张涛;许信灵;张福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D99/00 | 分类号: | A61D99/00;G01N5/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26607***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埋栖性双壳 贝类 生物 沉积作用 现场 测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动物生态学的实验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现场测定埋栖性双壳贝类生物沉积作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双壳贝类作为滤食性动物,具有很强的滤水能力,能够通过滤食和生物沉积作用增加悬浮颗粒物从水柱到底部环境的通量,在沿岸海域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营养循环以及能量流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贝类吸收其中的一部分有机质,其它则以粪粒或假粪的形式排出。粪和假粪被通称为生物沉积物(biodeposits),这种物质沉淀到海底底部的过程被称为生物沉积作用(biodeposition)。双壳贝类生物沉积作用的现场测定已经成为生态学家研究双壳贝类的生态系统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作为底上动物(epifauna)的双壳贝类,如贻贝、牡蛎、扇贝等,由于测定其生物沉积的方法和装置相对容易设计,目前国际上已经有现成的方法和装置用于测定它们的生物沉积作用;但对于作为底内动物(infauna)或埋栖性动物的双壳贝类,如蛤、蚶等,它们通常埋栖于泥沙中,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现场测定这类动物生物沉积作用的方法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现场精确测定埋栖性双壳贝类生物沉积作用的装置。它考虑到埋栖性双壳贝类的生态习性,运用埋栖性双壳贝类生物沉积物捕集器,于海区现场测定埋栖性双壳贝类的生物沉积作用,通过动物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即可得到埋栖性双壳贝类的生物沉积速率。采用本发明可以于海区现场精确的研究埋栖性双壳贝类的生物沉积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测定装置包括圆桶1及圆管2,圆管2置于圆桶1上端,并与其为可拆卸连接,圆管2的中下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小杯3的支架4,其上放置的小杯3可为1个或1个以上,当小杯3可为1个以上时,相邻小杯3之间留有空隙;圆管2顶部设置有筛网,小杯3内装满细沙。
所述圆桶1中下端设置有用于将圆桶1固定于海底的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了埋栖性双壳贝类的生态习性,能于现场准确地的测定埋栖性双壳贝类的生物沉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埋栖性双壳贝类生物沉积物捕集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场测定菲律宾蛤仔生物沉积速率的方法演示图。
标号为:1.圆桶、2.圆管、3小杯、4.支架、5.浮漂、6.海面、7.固定架、8.海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测定装置主要由PVC材料制成,包括圆桶1及圆管2,圆管2的一端与圆桶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圆管2的中下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小杯3的支架4,其上放置9个PVC小杯3,相邻小杯3之间留有空隙(参见图1)。其中圆桶1及圆管2内径为15厘米,高度分别为60厘米和10厘米,总深70厘米,小杯3深5厘米,小杯3顶部与圆管2的外壁顶部的垂直距离为3厘米;圆管2顶部设置有尼龙网片(网目为1厘米),小杯3内铺满细沙;所述圆管上系有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绑有浮漂5,浮漂5露于海面6上;
每个装置一次实验9个蛤仔,相当于每平方米510个,这与实验海区菲律宾蛤仔养殖密度相当。实验时,装置通过固定架7固定于养殖海区海底8(参见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86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验动物饲养和实验组合的操作设备
- 下一篇:一种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