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煤浆锅炉的底部防结焦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9034.4 | 申请日: | 200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6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顾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利平 |
主分类号: | F23J9/00 | 分类号: | F23J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87江苏省无锡市洛社***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煤浆 锅炉 底部 结焦 结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煤浆锅炉的部件,具体为水煤浆锅炉的底部防结焦结构。
(二)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煤浆锅炉,为了保证其对外隔热、绝热,炉膛底部出渣口两侧的炉壁通常用耐火绝热材料。出渣口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两侧炉墙下部的结合处设置底板,底板上开有通孔用以出渣或出灰,另一种是在两侧炉墙下部的结合处设置出渣沟。由于底部的绝热,出渣部位的温度很高,煤渣在高温下变成半固态的粘性物质,在炉膛底部两侧壁上局部结焦,逐步地产生堵口现象。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煤浆锅炉的底部防结焦结构,锅炉底部出渣部位保证对外绝热的同时其温度适中,煤渣依然保持固态,出现结焦的机率小,出渣口通畅,不易出现堵口。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炉膛两侧的炉墙,所述两侧炉墙的下部向内弯曲后再向外延伸围成出渣沟,所述出渣沟内设置有出渣槽,两侧炉墙的底部设置有水箱,其特征在于:炉墙围成所述出渣沟的部位其内部分别分布有冷却水管,所述的冷却水管分别与其同一侧炉墙内部的集箱连接相通。
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水煤浆锅炉,由于对应出渣沟部位,炉墙内设置有冷却水管,这样在炉壁外部绝热的条件下,冷却水管内的冷却水可以将炉膛出渣沟部位的热量带走,从而可以降低该处的温度,灰、渣不会过热,依然保持固态,结焦的机率小,出现堵口的机率也小,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的结构示意及局部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炉膛两侧的炉墙1、2,炉墙1、2的下部向内弯曲后再向外延伸围成出渣沟5,出渣沟5内设置有出渣槽8,炉墙1、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水箱7、4,炉墙1、2围成出渣沟5的部位其内部分别分布有冷却水管6、3,冷却水管分别与其同一侧炉墙的内部的集箱连接相通,即图1中炉墙1内的冷却水管6与水箱7连接相通,炉墙2内的冷却水管3与水箱4连接相通。安装时将集箱7、4与锅炉的锅筒连接或与其它循环管道连接,保证锅炉运行时冷却水管6、3与集箱7、4内的水进入循环,及时对炉膛底部出渣口部分降温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利平,未经顾利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90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