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管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0838.6 | 申请日: | 200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19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窦修平;朱艳;王书莉;束德敏;周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窦修平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39/08;A61M1/00;A61M27/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114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负压引流的导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引流管上设有规则形状的开孔,引流管与被引流区直接接触时容易在被引流区内形成过度负压,通过引流管上的规则形状开孔吸入邻近组织器官容易造成引流管堵塞,从而造成组织器官的被吸住部位发生缺血、坏死及穿孔等严重后果,影响引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吸引过程顺利进行、适用于高负压吸引的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包括管体,管体前部的侧壁上设有形状不规则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吸引过程顺利进行而且适用于高负压吸引。由于引流管上设置的是形状不规则的通孔,故在吸引过程中不易造成引流管堵塞,防止组织器官被吸住部位产生缺血、坏死及穿孔等严重后果,确保整个吸引过程顺利进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管体的前端设有封闭端。
管体前端封闭,则在引流时会完全利用管壁上设置的形状不规则的通孔吸引体内液体,减小了引流管堵塞的发生机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形式是在管体的前端设有形状不规则的通孔。
管体前端设置形状不规则的通孔更加保证了吸引过程顺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管体的前部设有医用泡沫覆盖层或医用海绵。
介于引流管和引流区之间的医用泡沫覆盖层或医用海绵可阻止块状引出物和邻近组织器官进入或接触引流管。而且,医用泡沫覆盖层或医用海绵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保证了液体的顺利引流。同时,由于医用泡沫覆盖层或医用海绵均匀地分布于引流区表面,进一步有效防止了传统负压引流时脏器被吸住或受压而导致缺血、坏死、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管体1前部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形状不规则的通孔2,上述形状不规则的通孔2可以为一般多边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管体1前部设有包裹管体1的医用泡沫覆盖层3。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这种结构的引流管与图1中所示的引流管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管体4设有一封闭端5。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该结构的引流管与图1中所示的引流管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管体6的前端设有一形状不规则的通孔7,该通孔7与管体6的管腔连通。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该结构的引流管与图3中的引流管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管体8前部没有包裹医用泡沫覆盖层。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管体不限于圆管,也可以是方管等其它形状的管体。管体前部包裹的医用泡沫覆盖层也可用医用海绵替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窦修平,未经窦修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08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落球冲击试验机
- 下一篇:健身机踏板角度微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