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氧化氢真空等离子体低温灭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0977.9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3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孟月东;赵燕平;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月东;赵燕平;丛杰 |
主分类号: | A61L2/16 | 分类号: | A61L2/16;A61L2/14;A61L101/2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31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氧化氢 真空 等离子体 低温 灭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消毒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过氧化氢H2O2真空等离子体低温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灭菌技术分为高温高压灭菌和低温灭菌。实际应用中,许多含有机材料的医疗器械只能在低温环境下灭菌,如内窥镜、手术电钻、牙医手机、医用导管等。当前低温灭菌主要是以甲醛、环氧乙烷等药物浸泡、臭氧熏蒸以及紫外线和放射性照射。这些方法或多或少地在安全性、药物残留、环境排放、灭菌穿透性方面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好、无药物残留、多种灭菌机理协调作用的过氧化氢真空等离子体低温灭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
设置灭菌单元,是在金属真空腔体内设置形成电容耦合射频等离子体的鼠笼式射频天线,鼠笼式射频天线与腔体外部射频电源及匹配器电连接;
设置由注液阀、过氧化氢储罐和液位报警构成过的氧化氢注液单元,注液阀的入口与过氧化氢储罐的出口连通,注液阀的出口与金属真空腔体的内腔连通,液位报警设置在过氧化氢储罐中;
设置气路单元,包括真空泵通过排气电磁阀与真空腔体的连接管道进行连接,在真空腔体的连接管道上设置用于测量真空度的真空规,进气过滤器通过进气电磁阀与金属真空腔体连通;
设置控制单元,由PLC控制器提供系统各单元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金属真空腔体为圆筒形或长方形,在所述金属真空腔体上设置接地保护。
所述鼠笼式射频天线与金属真空腔体的内侧壁形状相同,相互之间的等距离绝缘间距为10-30mm。
所述鼠笼式射频天线为厚度均匀的金属孔板,金属孔板的厚度为0.5-2.0mm,孔径为1-10mm。
本实用新型是以鼠笼式射频天线和金属真空腔体作为射频电容耦合放电的两个电极,金属真空腔体是接地电极,起到屏蔽电磁波的作用,在0.1~60pa的气压范围内,鼠笼式射频天线与金属真空腔体之间产生电容耦合式形成低温等离子体,并通过鼠笼式射频天线的孔隙由四周向中心自然扩散,最后在整个金属真空腔体内形成均匀等离子体。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采用过氧化氢(H2O2)真空等离子体进行低温杀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产生高能的羟自由基、紫外光子和过氧化氢,这些物质的协同作用使菌体内的遗传基因、寄生菌种、寄生病毒粒子、噬菌体、枝原体及细菌病毒代谢产物等物质的化学分子键发生断裂,使其失去毒性,使生物体产生不可逆的化学变化,破坏细菌、霉菌类等微生物的细胞壁、DNA和RNA,分解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其物质代谢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而死亡,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灭菌彻底,具有广谱性和高效性。
2、本实用新型作用时间短、耗能低,对于金属和非金属器械均能适用。针对内窥镜、导管类的器械,由于紫外光的穿透性差,导管内壁的灭菌主要是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起作用,通过重复注入过氧化氢和适当延长扩散时间,实现灭菌,同样能达到很好的灭菌效果。
3、本实用新型等离子体灭菌形式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灭菌结束时过氧化氢被分解成对环境无害的氧气和水,无残留,无毒性、无腐蚀性,环保效果显著。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PLC控制可达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使用方便,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灭菌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氧化氢(H2O2)真空等离子体低温灭菌装置中产生的紫外光谱图。
图中标号:1金属真空腔体、2鼠笼式射频天线、3真空泵、4真空规、5进气过滤器、6接地保护、7密封门、8射频电源接口、F1为注液阀、F2为进气电磁阀、F3为排气电磁阀。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月东;赵燕平;丛杰,未经孟月东;赵燕平;丛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0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